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1-01-18
隨著主持人節目的普及,人們對它的新鮮感已逐漸淡化,而聽眾的欣賞水平和需求層次卻在不斷提高。那么,怎樣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呢?一、節目主持人必須個性化打開收音機,如果聽眾聽到的主持人是千人一聲,節目內容是千篇一律,分不清是哪個臺的,也搞不明白是文藝性節目還是新聞性節目,那就勢必讓聽眾倒胃口。有的電臺把時間砍成幾大塊,把主持人分成幾小組,不考慮主持人的各自特點,一律搞綜合性版塊節目。即在一定時間里,一對主持人既主持新聞性內容,也主持文藝性內容或專題性內容。每個主持人都要"全能",每個版塊節目都要"全包"。
喜愛看電視的觀眾不難發現,近些年來在電視熒屏上鮮少出現科班的主持人。活躍在各大衛視乃至網絡媒體上的主持人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明星藝人類;一類是經驗豐富的老主持人。而新一代的主持新秀的確有出現,但并不是以個人的形式出現在觀眾眼前,往往都是以“主持天團”的方式,混個臉熟。在觀眾心目中的評價并不高,甚至在一些節目中的彈幕里遭受攻擊和吐槽。可以說近幾年來主持人的數量增長如雨后春筍般增長,發展事態迅猛。但同時主持人業務能力又呈“兩極化”發展態勢。受歡迎的主持人無論在節目是否出現失誤,觀眾都埋單。可以說,當前,電視節目主持人群體魚龍混雜,發展趨勢就目前看不未呈現良好態勢。
北京電視臺《跨界喜劇人》第一季由小沈陽主持,上海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第一季由吳秀波主持,浙江衛視《喜劇總動員》第二季由沈騰,賈玲主持。而所謂的專業主持人只是出來2分鐘念念口播廣告。最早啟用嘉賓做主持人的,還是湖南衛視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啟用選手海泉做主持人。最先發出主持人名單時,觀眾一片嘩然,產生疑問:海泉能主持嗎?但是節目播出時,出來很多有關語音口齒上的失誤,觀眾反而覺得有新鮮感,有意思。以往對主持人吐字要求苛刻,而慢慢隨著明星的跨界,觀眾的容忍度和接受度變高了。再比如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上海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等真人秀節目,嘉賓自帶綜藝感,完全可以充當主持人角色。連廣告口播他們都可以包攬。讓我們驚呼:現在還需要主持人做什么?主持人的專業性體現在哪里?
近期,湖南衛視力求打造青春主持天團,打造主持人養成節目《嘿!好樣的》,但參賽選手科班出身的僅僅只占3人。所有湖南衛視的節目,參賽選手都會參與錄制,但效果并不樂觀。成片后鏡頭少的可憐,而僅僅出現的幾句臺詞也令人尷尬。另一檔同樣是湖南衛視的節目《聲臨其境》,去年大火。節目中設置了主持天團,每期6人,其中專業主持出身的有2人。在每期節目展示中,顯得十分尷尬,配音水平層次達不到標準,再加上猜嘉賓時尷尬的表情,讓觀眾吐槽不斷。
以上例舉的實屬綜藝節目里主持人的現狀。其實在重大晚會頒獎典禮目前也逐漸出現主持人與明星搭檔的組合,但主持人屬于主要掌控人。歷年的春晚也啟用了明星主持,例如張國立老師。當然,并不否定明星藝人做主持人的能力,對不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也不帶有色眼鏡。像受大家幾十年來喜愛的何炅老師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畢業的,撒貝寧北京大學法律系專業。他們都不是科班出身,為何主持功力如此深厚?關鍵還要在自身。無論科班還是非科班,不看出身,重點還是在于自己是否有個人風格,主持特色,是播音主持培訓藝考生持有永葆生命力與核心競爭力的法寶。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