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xué)苑!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xué)苑 發(fā)布時間:2020-10-13
在我還未出生時,齊越老師已經(jīng)離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話筒,走上了當(dāng)時北京廣播學(xué)院的講臺。在他去世后20年,我們要用聲音記錄下他和廣播的那些傳奇。
太多想知道,太多不知道。
好在,他的聲音,足以回答我們的好奇和疑惑。
找尋到齊越老師幾十年前的播音片段,聆聽著他身邊的人講述那些往事,這位殿堂級的廣播大師在我的眼前生動無比:
世界矚目的開國大典,他身著嶄新的中山裝站在天安門城樓播音,近7個小時,他不累。走下城樓拉著妻兒,最想說的不是站在城樓上的榮耀,卻是從解放區(qū)到新中國的一步步不易;
他播讀被億萬人牢記的那篇《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播著哭著,哭著播著,那一個個守著廣播匣子淚如雨下的聽眾,誰說不是他的知音?
離開話筒,走上講臺,恨不能一步三回頭,心里萬般不舍巴掌大的錄音間;氣不足了,力不夠了,心心念念的,還是那只再普通不過的話筒。
感謝聲音,即使時隔六、七十年,依然能讓我清晰地聽出一位殿堂級的播音大師對廣播的留戀,對聲音的癡愛;感謝聲音,即使時隔半個多世紀(jì),依然完整地保留著齊越老師聲音里的萬般深情,未曾有一絲一毫的衰減。
這,便是聲音的力量,聲音的魅力吧?
開國大典 齊越解說片段
1949年的10月1號,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guān)注新中國的誕生的那一刻,而中國人也從此記住了這個叫齊越的播音員。齊越愛人楊沙林回憶說,那一天,穿著剛剛做好的灰色中山裝,27歲的齊越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忍不住熱淚盈眶。
楊沙林:他盡量控制著自己的感情,通過話筒向全國廣播開國大典的盛況。齊越和丁一嵐要提前到,來得早走的晚,一直在話筒前工作了將近七個小時。那天我們從天安門回來,齊越同志對我和女兒講了許多過去的事情。從他投奔解放區(qū)參加革命,在解放戰(zhàn)爭中播音,一直講到今天新中國的誕生,我們一家三口差不多一夜也沒睡。
從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到北京新華廣播電臺,齊越在話筒前見證了新中國誕生前的浴血奮戰(zhàn)。他曾說,我傳達(dá)的,是中國人民戰(zhàn)勝艱難險阻走向勝利的聲音,我傳達(dá)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堂堂正正的真理之聲,我以此引為自豪”。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片段
1966年2月6日下午四點,在家休息的齊越被緊急叫回播音間錄制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新華社老社長穆青當(dāng)時也站在錄音間門外聽,可是聽到的卻是齊越邊讀邊哭的聲音,機(jī)器停了又開,開了又停,齊越拿著稿件播的泣不成聲,錄了好幾遍才終于錄制成功。
齊越播完一回到家就忍不住跟愛人念叨:今天太激動了,簡直播不下去,稿子太好了!正是這篇讓齊越幾度落淚的通訊,讓億萬聽眾在收音機(jī)旁也哭紅了眼,好書記焦裕祿從此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片段
氣勢磅礴、熱情似火的播音風(fēng)格讓齊越成了幾代人心里的廣播明星,有聽眾寫信說:“只有聽到齊越的聲音,這一天才算正式開始!”已是播音大家的齊越在話筒前卻從未對自己滿意過,著名播音員葛蘭就時常聽到齊越這樣的詢問:
葛蘭:他善于播那種激情的,一播完出來擦擦汗,還呼哧呼哧的,說怎么樣?播的怎么樣?
1975年齊越調(diào)任北京廣播學(xué)院任教,走之前跟老部下鐵城留下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我舍不得話筒,離不開廣播。
鐵城:到后來他歲數(shù)已經(jīng)比較大了,聲音還行,氣勢什么的都差了,他呢還要上廣播,他說他一輩子也不愿意離開廣播。
說明:文章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