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08-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而作品未必有高下。朗誦者要想在朗誦創作中得到最佳的藝術發揮,就得“善待”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來選擇材料,揚長避短,巧加設計,彰顯優勢,掩隱不足。這可從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朗誦者要從自己的內部條件出發選擇作品。上面所說,內容比較深奧、理解存在難度的作品要慎選,是就作品客觀情況而言。而從朗誦者理解、駕馭能力的高下。毫無疑問,在朗誦者自由選材的前提下,有必要將自己理解無障礙的作品作為首選,這樣就容易得心而應“口”,進入藝術發揮的自由王國;而當朗誦者應指定而需要完成理解有難度”的作品時,就必須在疏通難點障礙、對內容通曉圓融之后再進行朗誦表達,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另一方面,對作品有了相當的理解之后,是不是就意味著朗誦的必然圓滿呢?未必,對作品解讀得再深入透辟,最終還得通過朗誦藝術的有聲語言技巧加以體現,朗誦者朗誦表現能力的強弱是朗誦創作成功與否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在選擇作品的時候,還必須從自己實際的技能水平出發,知己知彼,量力而行,慎加取舍,以免食而不化,正所謂“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有時候,面對一件自己喜愛的“好作品”,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只好忍痛割愛。當然更重要的是在藝術能力上積極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朗誦能力
朗誦者想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首先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然后對播音朗誦稿件進行分析,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自己的朗誦能力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