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3-04-16
播音藝考很難,難在競爭壓力巨大,每年20多萬的本專業藝考生,幾乎所有人都想考入中傳浙傳中戲上戲武漢大學,然而,中傳招100,浙傳招100,中戲上戲武大各招25人,名校的名額一共只有275個。
藝考還難在信息封閉。它是真正意義上的選拔性考試,不同于高考。藝考沒有考綱,沒有范圍,沒有具體的要求,甚至沒有明晰的分值比例,考生們也沒有任何渠道能夠了解考入名校的考生在考場上的真實表現。
關于考試公開的信息,就只有簡章上只言片語介紹的考試流程,“指定稿件一播讀”,然而大家并不知道指定稿件一是什么;“話題評述”,大家并不知道話題是什么樣的話題。考生甚至無從了解,在兩三分鐘的考試時間里,考官究竟想要了解什么。
在信息的閉環中,許多藝考培訓行業的從業者(包括招生客服和授課老師),他們對于各院校的考試題型、考核要求,了解得并不比考生和家長多多少。更遑論考生和家長,搜遍百度,也難以獲取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信息封閉,造成大量考生在考前學習階段,不得要領。
他們或每天都在背大量的評述素材,仁義道德榮辱主義張口就來,卻不知自己已經犯了考場大忌;
或苦于自己的評述總是說不到3分鐘5分鐘,卻不知中傳浙傳的評述時長要求是“兩分鐘以內”;
或耗費大量的時間用來練習語音發聲,苦于不能突破專業瓶頸,卻不知考官對于考生的所謂“基本功”根本沒有任何期待;
或機械訓練著激昂澎湃的自備稿件,聲嘶力竭杜鵑啼血,自以為感人至深,卻不知自己已在老師心中留下了“鬼哭狼嚎”和“沒文化”的印象
或糾纏于“才藝展示”,揮汗如雨地苦練形體舞蹈聲樂魔術,卻不知才藝展示只是考場上的“附加分”;
或一味追求形象過人,不惜在臉上針刀雕鑿,卻不知老師們“閱顏無數”,愛渾然天成,憎惡整容過度……
他們很努力,但不得要領的努力,并不能換來成功。
那么,播音藝考到底考什么呢?
藝考,尤其是名校校考,考核目標不在狹義的“專業”。
因為,你面前的老師,尤其是名校校考中的考官,對一個中學生現階段的所謂“專業”,沒有任何期待。他們不看你的“專業”,只看“條件”。
在大學老師們看來,你所掌握的幾乎全部“專業”,什么都不是,都需要在錄取入學之后,回爐重造。
入學以后,你會有一整個學年的時間,重新學習語音發聲繞口令和文言經典篇目;再用一整個學年的時間,學習各類新聞稿件的播讀技巧;還有一整個學年的時間,學習如何針對一個話題、一個新聞事件,闡明你的看法。
如果你能符合他們“專業好”的標準,那么你可以去電視臺上班了。
不考專業考什么呢?考以下“條件”。
形象聲音佳,有靈氣,態度性格好,毛病少。以及“看起來很努力”。
1.形象聲音,這是藝考中的最基本條件。
不能怪招生院校膚淺,我們作為最普通的觀眾,都想看到長得舒服聲音好的主持人,所以長的舒服聲音好的主持人更受用人單位歡迎,進而,招生院校為了給各大媒體輸送人才,在招生的時候就提升了對形象聲音的要求。
注意,形象好,指的是“長得舒服”,孟非、張越、董倩,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看,但他們符合欄目定位與媒體形象;范冰冰和楊穎可謂沉魚落雁,但她們絕不可能成為代表電視臺媒體形象的主持人。
考生萬萬不可為考試,刻意追求整容臉。
2.有靈氣,就是要看起來很聰明,機靈,讓老師覺得這個學生值得培養,好培養。
大家可以想一想,每一個老師都會有偏愛的學生,在你高中的班級里,老師們最偏愛什么樣的學生?往往不是成績最好的,不是最勤奮努力的,更不是愛打小報告的。
老師們都偏愛聰明機靈、有靈氣的學生。
因為,聰明有靈氣,就意味著他能夠更快接收老師傳授的新知,更容易被培養成才,能夠給老師帶來更大的成就感。
“有靈氣”,需要一整個課程周期的培養,我們先來聊一聊什么是“沒靈氣”。
沒靈氣,其實就是老師眼中的“蠢”。
在指定新聞稿件的播讀中,許多考生一鼓作氣短平快,節奏單一,句尾下墜,甚至讀完以后自己都不知道新聞到底在說什么;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