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8-27
2019年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使正面宣傳質量和水平有一個明顯提高。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的業務指明了方向。
(一)堅守中華民族的語言審美傳統
近幾年來,伴隨著廣播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風潮,各種播音主持的形態紛紛出現。
一些主持人片面理解“接地氣”,反對莊重高雅,誤以“惡俗”為“有趣”,“不標準”為“有個性”,以“洋腔洋調”為“新風格”,以“男聲女氣”為“大趨勢”,以“女聲嗲氣”為“貼近性”;一些主持人在節目選材時陷于形式,習慣于講套話、說大話;大量方言俚語以及不規范、生造的網絡語言充斥著廣播電視節目;更有甚者,忽視語言功力,拒絕質樸規范,導致含混其詞、沙嘶劈啞、捏擠壓抻等現象在廣播節目中出現。由于媒體的示范作用,勢必對下一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將對中華民族的數千年積淀產生的審美趣味、語言規范性都會造成破壞。
播音員、主持人作為“黨、政府、人民的喉舌”,是廣大受眾的“良師益友”,理應作為“引導者”,要自覺增強文化自信,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理直氣壯地摒棄錯誤的表達方式,抵制低俗的、不規范的語言糟粕,以“讓人聽清楚、聽明白、獲得審美愉悅”為標準,自覺提高語言表達功力,主動發出中華民族的主旋律、好聲音。
(二)堅持“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原則,發揮聲音優勢
不少播音員、主持人視創新如猛虎,談創新而色變。其實,創新就是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任何創新都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產生的。
2018年4月3日-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浙江寧波舉辦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培訓班時,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提出,今后廣播電視節目必須繼續遵循“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自主創新原則。從各地的實踐證明,這一原則對于廣播節目的創新發展,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如各臺近年來推出的誦讀類節目,既充分釋放了廣播主持人的“美聲”特色,展現了廣播的聲音優勢,也營造了良好的全民閱讀氛圍,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廣播傳媒中心線上線下運作的“百名主播誦經典”活動,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之聲戶外朗讀節目《星空朗讀》,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杭州之聲大型文化品牌活動“大家朗讀”等,形成了立體、綜合、融匯的大眾誦讀傳播格局。
以上就是廣播播音主持人守正創新,講好故事的要求,播音主持培訓的同學都知道了嗎?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