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8-03
在播音主持指定稿件朗讀中,散文是常見的一種考察形式。如果說新聞消息朗讀是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那么在散文朗讀中考察的則是形象思維。這當然不是絕對的,表現語言的鏈條關系時也會有形象的出現。同樣在充滿形象的文字中,邏輯關系也是必然存在的。在這類形式中有詩歌、散文、小說、故事,我們姑且統稱散文。
散文朗讀時的要求:
1. 人事物景,親眼所見
播講者的想象力會在這部分中得到釋放。文字上出現了景物、事物、人物的具體描繪,播講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聯想能力,要能夠看到它的存在,并使畫面在腦子里活躍起來。
2. 接受刺激,充分感受
感知于外、受之于心。沒有形象感受,就不會賦予稿件以具體豐富的色彩,就不會有真切、生動的形象產生。這是由理解到表達的橋梁。只有具體感受,才會使有聲語言充滿活力。
3. 形成語言,顯現變化
主動接受刺激后,會產生積極的內心反應,進一步就是融化在有聲語言中,使它成為親眼所見、親身所歷的人、事、物、景,并把它再現出來,充分利用有聲語言的重音、停連、語氣、節奏的變化,使其生動起來。
4. 目的明確,及于受眾
朗讀散文等文體樣式,不是自我欣賞,自言自語。文章的作者在創作時有一定的目的性,今天的朗讀者也同樣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讓受眾欣賞,或啟迪受眾有所感悟。有聲語言的語流目的地是受眾的心中。
播音主持考試中考官所選取的稿件五花八門、古今中外、內容龐雜、豐富多彩。對于現階段的中學生來說,要想充分領悟、感受所節選的片段,學過的還好,沒學過的應該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和學生的文學功底有直接的關系。考試中應該注意:將自己了解的文章背景、知識等充分與所朗讀的作品融合,不要拿到稿子看看就念,只是從文字到文字,而不是從文字到大腦,也就是剛才說的充分感受。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