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

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春季工作會議召開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4-15

  (記者 閻璽 攝影 王雷亭)4月10日下午,中國傳媒大學 2020 年春季工作會議以明德報告廳主會場及視頻分會場形式召開。會議由黨委書記陳文申主持。

中國傳媒大學

  廖祥忠校長在會上作了題為《惟志惟勤、再接再厲,開創中傳發展新格局》的工作報告。

  廖校長在報告中指出,2019年,學校按照教育部敢闖會創、勇破善立,繼續書寫教育發展“奮進之筆”的總體要求,立足學校發展實際,對接首都“四個中心”的發展定位,瞄準智能傳媒和國際一流兩個主攻方向,唱響“奮進中傳”新時代樂章,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中國傳媒大學

  廖校長指出,2019年,學校抓好“九個繼續”,依法治校水平明顯提升,管理質量得到較好改善,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工程質量提升效果明顯,學科建設扎實推進,完成人事人才制度總體設計,國內外合作開創新格局,財務狀況持續改善,民生工程持續提升師生獲得感;打好“五場攻堅戰”,初步建立起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生綜合改革攻堅戰開局良好,建立以目標為導向、覆蓋全體教職工、教學科研單位的考評體系,全校科研項目及成果在質與量上實現雙突破,全校數據整合和共享平臺已初步建成;做好“三項重點工作”,創造性舉辦了節約型的65周年校慶并有效實施了中傳文化提升工程,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國內首家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和陽明書院“三塊金字招牌”先后如期成立,成功申報“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好“八項工作”,首批“雙萬計劃”獲批16個國家及省級一流專業,人才工作內培外引取得新突破,通識教育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完成全校系(部)的設置辦法和負責人的聘任,制定科級干部聘任辦法和實施細則,推出校內供暖、停車場管理與收費新模式,新聞傳播與藝術大樓立項規劃方案已獲批準,啟動全校外事工作會議的前期準備工作。廖校長詳盡梳理了2019年學校93項亮點工作,如數家珍。他表示,2019年,我們不但完成了全年主要工作,還超額完成了不少任務,喜事連連、亮點閃閃,體現了“奮進中傳”新時代,我們銳意進取、敢拼能贏的責任感;彰顯了“奮進中傳”新時代,我們同心同德、協同作戰的精氣神。

  廖校長強調,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制定之年,學校將2020年定位為“發展規劃繪制之年、學科迎評決戰之年、研究生改革收官之年、思政課程質量提升之年、國家重點實驗室奠基關鍵之年、智慧校園建設轉型之年”。面對世界大變局、傳媒大轉型、教育大發展,我們要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對照教育部工作部署及寶生部長等領導來校調研時提出的要求,以“雙一流”為引領、以“高質量、內涵式特色發展”為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和辦學目標,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提升信息時代大學的治理能力。

  廖校長指出,我們要穩扎穩打,全力抓好“八個繼續”:繼續提升管理質量,繼續提高教育質量,繼續抓好科研質量,繼續抓好工程質量,繼續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繼續抓好財務工作,繼續抓好社會服務,繼續推進民生工程。

  廖校長對2020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他在講話中說,我們要集中攻堅,做好十六項重點工作:一是全力以赴,做好學科迎評工作;二是科學謀劃,精心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三是全盤統籌,傾力完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基礎建設工作;四是召開本科教育大會,推動“一流本科”深化發展;五是下大決心,做好研究生改革收官工作;六是以名師名課為抓手,提升思政教育質量;七是啟動校園智慧管理系統建設,提升大學治理能力;八是實事求是,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體系;九是多措并舉,推進“國際一流”建設;十是重新布局,做好“雙創”工作;十一是全面修訂《合同管理辦法》,制定合同實施細則;十二是以實驗室和設備管理為改革試點,探索生產資料配置新辦法;十三是再接再厲,全面推進校園重點項目建設;十四是推出中傳APP,打造智能融媒體時代中傳新品牌;十五是全面落實中央要求,打好科右前旗的脫貧攻堅戰;十六是乘勢而上,積極推進中傳海南國際辦學。

  廖校長強調,去年12月,教育部寶生部長來校調研,就我校未來發展和辦學提出“腦子要靈、眼睛要亮、骨架要壯、基礎要厚、生態要好、技術要優”的六點要求。這是共和國教育部長首次專程來我校調研,我們倍受鼓舞、倍加珍惜!時間不等人、歷史不等人,我們必須全面貫徹落實寶生部長的要求,扎實推進全年工作,與時間賽跑、與歷史并進,彌補因延期開學耽誤的時間。廖校長指出,我們要按照教育部黨組和北京市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只爭朝夕、腳踏實地,完成2020年各項工作任務;機不可失,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向智能融合發展的大機遇,調整結構、轉換頻道,加速向智能傳媒教育轉型升級;勢不可逆,我們要順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惟志惟勤、再接再厲,開創中傳發展新格局,接續推進世界知名高水平傳媒大學建設。

中國傳媒大學

  陳文申書記在會上講話,對2020年學校黨委工作作了部署,強調了六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在特殊時期,要更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執行好黨中央、北京市委和教育部黨組的各項工作部署,堅決打贏防疫的阻擊戰,確保每位師生的生命安全。

  陳書記指出,從春節假期到現在,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把全國人民都卷入到了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學校黨委自1月22日起便按照上級部署啟動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由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校長任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組成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10個專項工作小組(后期增加了防范境外疫情輸入工作組)。兩個多月來,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共克時艱,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并依托專業素養,用中傳人自己的方式助力戰“疫”,展現出了深厚的人文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陳書記滿懷深情地回顧了疫情防控期間,師生、校友為學校做出的各種貢獻和感人故事,代表學校黨委對疫情防控各工作組、學院、職能部門老師同心同德的辛勤付出表達了由衷的感謝。他強調,目前,我們還要繼續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的要求,做好校園管控和京外同學“不離家、不返校”的工作,繼續嚴格管控校門,繼續精準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情況,繼續做好校內同學的管理和服務,特別是要做好個別同學的心理疏導和學習生活指導。他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守土盡責,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

  二是要把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提升學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更好發展。學校黨委要認真按照寶生部長的指示,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從提升學校發展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上入手,重點強化謀劃能力、執行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的提升。

  三是進一步強化黨的建設,落實好以下幾項工作:落實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還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和教育部黨組對學校政治巡視反饋問題的整改;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全面推進從嚴治黨;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探索“樣板黨支部”建設的新路徑;充分利用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青年干部隊伍的建設。

  四是堅決落實好教育部黨組下達的脫貧攻堅任務。陳書記高度肯定了學校選派的兩位赴科右前旗扶貧干部所展現的格局和境界,高度贊揚和肯定了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落實扶貧工作中的釘釘子精神。他強調,我們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后勝利。

  五是進一步強化意識形態領域的守土之責,確保學校政治穩定。繼續加強對課堂、講座、論壇、國內外學術研討交流的規范管理,加強對校園網絡、自媒體的管理,加強對社團活動的政治引領。

  六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更好發展,不斷增強廣大師生的幸福感。在強化領導干部責任擔當的同時,要進一步發揮好薪酬激勵的作用;要以年薪制改革為切入點,進一步探索優秀人才的引進和自身培養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改善廣大師生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營造更加美麗、溫馨的校園。

  陳書記強調,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既肩負著時代的重任,也承擔著未來的使命。新時代,我們要更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于教育的系列論述為指引,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緊迫感,以舍我其誰、勇于擔當的責任感,走好學校發展的每一段路,寫好一年又一年的新篇章。

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學校黨委常委、校長助理、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部分離任校領導,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入選“百千萬工程”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中層干部,校教學督導委員會代表,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代表,離退休人員代表,各院系系主任、專業負責人,教工黨支部書記,分團委書記,各教學科研單位綜合辦公室主任、職能部門各科室負責人等共530余人在線參加會議。

  (編輯:宋佳音)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