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

嚴歌苓交流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講述《芳華》背后的故事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8-05-03

4月27日18:40,由中國傳媒大學學生會學習實踐部主辦,京東圖書協辦的嚴歌苓《芳華》交流會在中傳廣告博物館一層報告廳正式開始。本次交流會同時邀請到了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劉艷老師擔任主持人,交流會采取主持人和嚴歌苓老師對話訪談的形式,從不同維度探尋《芳華》小說文本和電影劇本的多重況味,帶領現場聽眾領略了隱藏在歷史褶皺中的青春群像。

 

嚴歌苓交流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講述《芳華》背后的故事.jpg

 

嚴歌苓老師首先闡釋了自己和書中線索人物“穗子”的關系,她形容穗子是“形而上的嚴歌苓”。穗子的故事貫穿嚴歌苓老師的多本小說,從童年到少年再到中年,過程中有嚴歌苓的戀愛,嚴歌苓的失戀,也有嚴歌苓被批判,甚至被一個集體所拋棄,嚴歌苓點點滴滴的故事經過提純抽象,落到紙上,再從穗子的口中講出來,變成了形而上的藝術意象。

接著,嚴歌苓老師講述了自己是如何把馮小剛導演的“命題作文”變成屬于自己的芳華故事的。馮小剛導演在拍完《1942》之后囿于藝術追求與市場票房相悖的困境,于是找到嚴歌苓老師希望打磨出一個能真切講好令他念念不忘的文工團故事的劇本。兩人交流后嚴歌苓老師表示自己首先希望這個故事能作為一部獨立的小說在文學中誕生,然后才是劇本被電影賦予第二次生命。經過漫長的選材醞釀后,她最終選擇了劉峰和何小曼(電影中為何小萍)——這兩個她芳華歲月中的人物縮影作為男女主人公。劉峰和何小曼,一個是人人擁戴的“活雷鋒”,一個是人人嫌棄的“小耗子”,看似處于兩個極端,但他們都被那個時代的集體拋棄到了對立面。嚴歌苓老師說自己寫《芳華》也是想找到人性中的迫害性,因為無論在什么時代,“集體”總會尋找出一個另類,一個可以承載集體所有負面情緒的犧牲品,而人們能在集體的共同迫害中找到安全感和歸屬感,這可能就是為什么迫害一直在不停地發生。

 

嚴歌苓交流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講述《芳華》背后的故事1.jpg

 

接下來,主持人把話題引向了電影和小說情節的對比。小說的結尾是60歲的劉峰的葬禮,受制于電影長度和演員選角問題,電影只能選取最璀璨的青春芳華這部分來表現,嚴歌苓老師對此表示遺憾。對于電影中被剪掉的一個小說橋段——何小曼在繼父家中受到欺負后拆掉了父親送母親的一件紅毛衣婚服,并且把它染黑——這個表現主人公悲劇命運的情節被刪掉,嚴歌苓也頗覺遺憾。電影和小說情節對比的環節引起了現場觀眾濃厚的興趣。

 

嚴歌苓交流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講述《芳華》背后的故事2.jpg

 

在主持人發表完自己對《芳華》的研究報告后,嚴歌苓和觀眾分享了自己多重敘事的寫作技巧。她認為這算不上手法或者技巧,只是打破了經典層面上視角轉換的種種禁忌,選擇了一種最自由的寫作方式,任性地表達自我。嚴歌苓老師的寶貴分享引發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在掌聲中,本場活動的神秘嘉賓從觀眾席中起身。他就是繪本畫家白茶,作為嚴歌苓老師的忠實書迷專程飛抵北京。他向嚴歌苓老師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同時嚴歌苓老師也借他的提問表達了對在這個浮躁的年代,人們的文學性終將缺失的擔憂?;顒幼詈笤诤喍痰挠^眾提問和合照中匆忙收場,對此觀眾也反映到希望學實從入場組織和與協辦單位時間協調等方面完善接下來的活動。

學實公開課是學習實踐部的品牌活動,學實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邀請到同學們感興趣的專家學者、各界名人,讓同學們有機會同他們近距離接觸的同時,感受各個行業領域的專業緯度,體會專業知識與真正走出社會時應用的不同之處,愿同學們學而有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