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7-06-29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是教育部教育質量工程“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浙江省首批優勢專業建設點,是浙江傳媒學院最具影響力的二級學院之一。社會各界廣泛贊譽的“北有北廣,南有浙廣”,播音主持藝術首列其中。
學院開設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禮儀文化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影視配音方向)3個本科專業與方向,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方向)以及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項目。設有播音主持系、禮儀文化系、實驗實訓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產學發展中心、世界休閑博覽會禮儀人才培訓基地、口語傳播優化協同創新中心、媒體語言研究所等教學單位、科研機構。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48人,師資隊伍具“雙高”特點:擁有高級職稱教師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碩士生導師9人;博士后1人,博士16人。三十多年的辦學經歷讓學院擁有了豐富、優質的社會資源,一批來自全國各級媒體、高校、科研院所的著名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教授、專家受聘為學院的專業導師。“名師效應”讓浙傳播音學子具有了專業能力強、崗位適應性好的美譽。
學院實驗實訓中心設備先進,有普通話語音發聲實驗室、導訓實驗室、廣播播音主持直播實驗室、微格實驗室、配音實驗室、電視直播實驗室、虛擬演播室、主持人節目創作綜合實驗室和非編機房(1間)。實驗室總資產達715.83萬元,總件數2381件。實驗實訓中心實行課余開放制度,充分滿足學生的藝術創作需要。此外,學院通過強化外聯,科學管理,完善制度,規范合作,最大限度的發揮校外20余家教學實踐基地——各級廣電媒體、各類文化傳播公司機構的作用,使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緊貼行業一線的發展。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浙江省政府、省教育廳的關懷下,近年來,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在專業建設的諸多方面不斷改革并取得顯著成效。學生在各類專業比賽中頻頻斬獲殊榮,吸引用人單位紛紛前來,畢業生就業率近年來保持在96%以上,學院連續5年獲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院鮮明的辦學特色、專業人才的社會影響力在全國同類專業中已處于領先地位。如今,浙傳播音學子已遍布全國各級各類媒體及兩岸三地。
專業介紹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具備戲劇與影視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等相關學科扎實的基礎知識及較強的應用能力,掌握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技巧,具備良好的有聲語言藝術表達能力及播音主持創作能力,能在各級電臺、電視臺、新媒體及相關機構從事現場報道、新聞播音、各類型節目主持等工作及在大專院校和相關單位從事播音主持教學與研究、語言傳播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播音主持藝術導論、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播音主持創作基礎、主持人節目創作、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新聞采訪與寫作、表演基礎、形象造型等。
2.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影視配音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影視配音方向)培養能主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具備戲劇與影視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等相關學科扎實的基礎知識及較強的應用能力,掌握普通話語音與發聲的技巧,具備良好的有聲語言藝術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在各級各類廣播電臺、電視臺、影視制作機構、新媒體和大專院校及相關單位從事影視劇配音、紀錄(電視)片解說、文藝作品演播、播音與主持藝術、配音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影視配音藝術概論、普通話語音與發聲、影視配音創作基礎、電視片解說、廣播劇演播、影視配音作品經典解讀、文藝作品演播、才藝訓練、譯制片配音、影視劇與動漫配音藝術、影視配音名家研究、影視配音藝術教學等。
3.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禮儀文化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禮儀文化方向)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扎實的基礎知識及較強的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有聲語言藝術表達能力及播音主持創作能力,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電臺、電視臺、新媒體及相關機構從事播音主持工作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形象代言與宣傳、對外聯絡與接待、活動策劃與主持、部門協調與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交流學、社交禮儀、儀態訓練、禮儀文化概論、交際英語、即興口語表達、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播音與主持業務、新聞采訪與寫作、體態語基礎、品牌管理、公關心理學、專題活動策劃、組織行為學等。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