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天津師范大學新聞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第三次大會在天津師范大學召開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8-11-15

 國際交流處消息1029日,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第三次大會在天津師范大學會議中心三樓多功能廳召開。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常務主席、原中國駐日公使銜參贊白剛,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組委會執行秘書長、原教育部國際司巡視員劉寶利,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李春生,教育部國際司合作辦學處處長聶瑞麟,日本駐華使館教育參贊藤岡謙一等出席并致辭。天津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玲與聯盟常務主席白剛主持大會,校長高玉葆出席大會并講話,副校長鐘英華主持學術會議和閉幕會。天津師范大學部分機關處室、專業學院等負責人和代表參加。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第三次會議在天津師范大學召開

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等13所學校和日本上智大學、創價大學、廣島大學、香川大學、長崎大學、櫻美林大學、千葉大學等7所日本大學校長及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高玉葆在開幕會上,代表學校向第三次大會在校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遠道而來的各位領導、來賓、校長及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他指出,今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又是天津師范大學建校60周年。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第三次大會,在此時召開別有意義。天津師范大學在深入推進國際化進程中,注重發揮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的平臺優勢,與上智大學、廣島大學、長崎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已有6名學生派往日方學校交換學分學習。天津師范大學還與日本三重大學、高知大學等高校開展了學分互換、教師互訪、文化交流等合作,每年有20余名學生和教師赴日交流,與日方學校的合作不斷擴大,展現良好發展前景。為更好地促進聯盟行穩致遠,實現更高水平的合作,高玉葆就落實陳寶生部長廣島大學講話精神提出四點倡議:一是增進理解信任,形成合作長效機制;二是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促發展;三是堅持共商共建,擴大彼此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四是以教育發展促進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天津師范大學校長高玉葆致辭

白剛指出,本次大會旨在貫徹落實陳寶生部長今年三月在聯盟第二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和日本超級全球化大學計劃目標,在項目化合作、專業化合作、培養中日世代友好接班人和優秀學生、推進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創新雙邊高校合作機制,取得豐碩成果。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將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為推動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劉寶利指出,中日民間往來和教育交流與合作正在加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實質性合作內容更加豐富,交流與合作的成果惠及廣大師生,為中日友好起到了巨大的基礎性、先導性、持久性推動作用。相信只要雙方加強溝通對話,秉持“親誠互容”的原則,規劃和展望未來合作的思路和愿景,就一定能夠在合作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聶瑞麟表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心相通的深層基礎是文化,關鍵在教育。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建立的宗旨正是契合這一需要。希望聯盟學校通過開展多層次、跨領域的人文交流活動,不斷研究探索建立中日人文交流機制的可能性,成為中日高等教育發展和中日兩國友好的橋梁。

會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李春生代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致辭,對聯盟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未來的建設與發展提出新的希望。

本次大會緊緊圍繞落實陳寶生部長廣島大學講話精神,校長們結合聯盟成立以來所取得的合作成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形成了系列促進交流合作、共建美好愿景、推進聯盟自身建設的建設性意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天津師范大學副校長鐘英華主持學術會議和閉幕會

北京外大校長彭龍指出,召開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大會并積極發揮作用是中日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領域的重要盛事,也是中日教育界同仁共同努力服務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具體舉措,中日雙方要開展更加廣泛的人文交流,增進相互理解,鼓勵兩國人民,特別是年輕一代踴躍投身中日友好事業。

上智大學曄道佳明校長表示,作為聯盟發起校之一,上智大學通過大學聯盟已與包括天津師大在內的多所中方大學建立了實質性交流合作,并已接受了交換學生。作為日本政府指定的超級國際化大學(SGU),上智將把與中國大學的合作交流作為突出辦學特色,全力推動中日青年之間的交流互動。

中國國家友誼獎獲得者、廣島大學理事、副校長佐藤利行指出,廣島大學每年都會有2000名留學生入學,其中半數學生來自中國。自去年大學聯盟成立以后,廣島大學與天津師大、西安外大展開了學生互換,體現了務實精神。大學聯盟必將在國際化和人文交流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櫻美林大學副校長田中義郎表示,非常感謝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所做出的貢獻,特別是新的章程修訂,體現了聯盟未來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路徑,對于加盟校來說加強了交流與互信,真正體現出聯盟的價值所在。

西安外大校長王軍哲指出,今年在李克強總理和安倍首相成功互訪的背景下,中日關系進一步向好。聯盟會議恰逢其時,必將進一步推動兩國高校攜手合作,開展廣泛深入的友好交流,用智慧和擔當為推動兩國關系向前發展,共創美好未來做出貢獻。

會上,校長們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章程》,簽署了由天津師范大學倡導的《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校多邊合作協議》,一致同意進一步拓展領域,開展人才培養、師生互動、項目開發、學科建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更加廣泛的多邊合作。

會議期間,舉辦了專題學術講座。天津師范大學王曉平教授和天津理工大學王京濱教授分別做了題為“中日新型人文學術的構建與互動”“大學教育中科技知識與文化修養并重之必要性”的主題演講并展開深入討論。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王曉平教授做學術報告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成立于20179月,第一次會議在西北大學召開,天津師范大學是首批加盟學校之一。聯盟是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下,以增進理解信任、促進中日友好、造福兩國人民為目標發起建立的中日人文交流機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中日兩國大學交流平臺。目前由27所中、日兩國大學構成。其中,中方學校18所,日方學校9所。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