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8-12-14
山東藝術學院創演的歌劇《檀香刑》于12月4日-5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成功上演,受到了廣泛關注。
觀看演出的領導、嘉賓有: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中國文聯副主席左中一,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關志鷗,國家文化部原副部長王文章,國家大劇院委員會原書記、國家大劇院原院長陳平,著名作家莫言,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韓子勇,國家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萬麗君,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明文軍,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任鳴、黨委書記王文光,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院長張啟超、政委董斌,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山東省廣播電視局局長、黨組書記李昌文,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少杰,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張桂林,山東省高密市委書記楊建華,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東驊、院長王力克、黨委副書記孔祥華,山東省高等學校藝術教育聯盟主席高啟光等。
應邀觀看演出的音樂界專家有:著名作曲家、中國音協名譽主席趙季平,著名作曲家、中國歌劇學會會長王祖皆,著名作曲家張卓亞,著名指揮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主席于海,著名作曲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長劉錫津,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主席付林,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秦文琛,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所長賈國平,著名音樂學家、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校長邢維凱,著名作曲家、《歌曲》雜志社主編田曉耕,著名劇作家徐瑛,著名作曲家戚建波,著名歌劇評論家、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授蔣一民,著名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袁晨野,著名歌唱家、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劇團王靜,著名歌唱家呂薇,著名歌唱家、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音樂系教授曲波等。
歌劇《檀香刑》是由著名作家莫言和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李云濤教授共同編劇、李云濤教授作曲,歷經6年精心打造的歌劇,也是莫言先生諸多優秀文學作品中首部被改編為歌劇的作品。
歌劇《檀香刑》以清末德國殖民侵略山東半島引發人民抗擊外敵暴行的事件為背景,敘述了帶頭領導這起反殖民斗爭的民間藝人孫丙將被施以“檀香刑”過程中的情仇家恨,映襯出百多年前山東百姓寧死不屈、保衛家園的樸素愛國主義情懷和英雄主義精神。歌劇《檀香刑》獲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后,進行了15場全國巡演,參加了第三屆中國歌劇節演出,獲得了第十一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主創人員認真聽取眾多專家建議,不斷對劇本和音樂進行打磨。莫言評價:“歌劇《檀香刑》比較好地提煉了小說的精華。”
歌劇《檀香刑》是深深植根齊魯大地、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內涵的原創作品。在莫言和李云濤共同改編下,大部分劇本內容都是新創作的,并多次斟酌更改。該劇將西洋傳統歌劇形式與民間元素進行了巧妙融合,并運用豐富的作曲技術手段進行處理,成功植入了豐富而鮮活的以地域性民俗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基因,大膽運用山東琴書這種傳統說唱形式與歌劇構成雙重敘事結構,并在旋律、和聲等方面吸收了山東地方戲曲茂腔的藝術特色,以塑造具有時代性、地域性特色的人物角色性格,有效地推動歌劇的戲劇性發展,成為新時期中國歌劇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歌劇《檀香刑》是特定歷史背景下一曲聲振九霄的民族高歌,也是一幅愛與恨、生與死、侵略與反抗的歷史畫卷。在場觀眾被起伏跌宕的戲劇情節、質樸感人的音樂、演員的完美演繹以及宏大的舞美場景所震撼,沉浸在發生在清末民初高密縣的一幕幕畫面中。山東籍觀眾劉先生欣賞完該歌劇后向《法制晚報》記者表示,能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通過琴書藝人濃濃的山東鄉音,讓他對故鄉多了一層思念;同樣,他也被這部歌劇的幾位主角各自所占的立場,所代表的忠義禮智信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感染。
演員主要以山東藝術學院師生為主。這部既有傳統符號、又充盈著時代氣息,凝聚了山東藝術學院創演團隊的心血與智慧,體現了山東藝術學院教學與創作密切結合的豐碩成果。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