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上海戲劇學院新聞

紫藤花開滿上戲——上戲研究生教育巡禮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1-05-03

  上海戲劇學院成立于1945年,經過76年的建設,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涵蓋藝術學所有學科的綜合院校。上戲研究生培養歷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上海戲劇學院現擁有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以及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在校研究生700多人。

  近年來,上戲研究生教育銳意改革,在招生、培養、學位、學工、質量保障、國際交流等各個方面都有改革的突破點和創新點。研究生數量逐年穩步提升,研究生類型日益增多。

  藝術專業學位(MFA)包含戲劇、戲曲、廣播電視、電影、藝術設計、舞蹈、美術七個專業領域,MA和MFA專業方向達44個,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術型博士生、碩士生科研成果顯著。MFA培養成果豐碩,入選全國藝術碩士學位設置15年優秀畢業成果12項。國際交流成果豐富,與紐約市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

  2018年,以上戲研究生為主要創作團隊的話劇《楓梓鄉》登上紐約外百老匯戲劇舞臺,這是首部中國古典題材的英文話劇在美演出,也是中國藝術碩士(MFA)首次在紐約外百老匯戲劇舞臺演出,在美國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

  上戲連續舉辦十三年的戲劇影視長三角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區域乃至全國產生了積極的學術影響。“紫藤花開——MFA學位作品演出季”等以“紫藤”為標志的系列活動,是戲劇與影視研究生教育領域的知名學術品牌。
上戲
上戲

  招生規模

  上戲現有在校研究生700多名,2021年上戲研究生招生總數又創新高,碩士研究生錄取總數為262名,博士研究生錄取總數為37名,研究生錄取總人數比2020年增長了13.25%。

  教學條件

  學校現設博士后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碩士授權方向7個。

  戲劇與影視學入選上海市首批高峰Ⅰ類學科建設計劃,設計學、藝術學理論分別入選首批高原Ⅰ類、Ⅱ類學科建設計劃。2019年,學校以戲劇與影視學為主體進入上海市高水平高校建設行列。

  學校已形成“四個中心”的校區布局和功能定位,分別是:戲劇藝術教育中心(華山路校區);中華戲曲教育中心(蓮花路校區);國際舞蹈教育中心(虹橋路校區);影視新媒體教育中心(昌林路校區)。

  設有表演系(含音樂劇中心)、導演系、戲劇文學系、舞臺美術系、戲曲學院、舞蹈學院、電影學院、創意學院等研究生培養部門,研究生教學硬件條件不斷提升。

  合作交流

  近年來,上戲研究生教育圍繞打造與國際文化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藝術碩士教育的目標,打造一年一度的“紫藤花開”研究生作品演出季,花開上戲、綻放上海。

  跨院系聯合畢業作品——原創話劇《焊神》,以中國焊接領域標桿人物、全國勞模張翼飛為原型,將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跡搬上了話劇舞臺,榮獲首屆“烏鎮杯”戲劇大賽最佳作品獎。上戲碩博的實踐作品《楓梓鄉》,獲紐約創新戲劇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提名。

  上海戲劇學院的藝術碩士培養逐漸形成以公演為核心的實戰性“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上戲研究生教育積極主動對接上海文化發展和上海文創“50條”發展需求,使研究生畢業作品能更直接服務于上海城市文化發展和市民藝術生活。
上戲
上戲

  實驗室建設

  上戲現有國家級實驗室“數字演藝集成創新文化部重點實驗室”“中國劇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市級實驗室“上海市虛擬環境下的文藝創作重點實驗室”“舞臺綜合教學實驗中心”,為研究生教學提供豐富資源。

  學校燈光實驗室始建于1986年,2008年申報中央與地方共建的“新媒體智能燈光實驗室”,為國內頂尖的燈光教學實驗空間。舞美系“舞臺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是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下設新視覺舞臺空間實驗室、新媒體智能燈光實驗室、新效果服裝化妝實驗室。2004年,在上海市科委大力支持下,學校獲批上海市第一家文科實驗室,以此為基礎成功獲批文旅部首批重點實驗室。此外,全球城市(上海)文化觀測研究中心為首家針對國際文化大都市研究研究的智庫型機構,國家大劇院與學校共建的中國劇院發展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改革發展研究基地),致力于劇院及藝術表演團體領域的研究、培訓、交流以及提供相關決策咨詢等,全球城市文化協同創新中心(上海高校智庫)等省部級智庫與科研基地相繼建立,響應了新時代國家對高校的新要求,提升了高校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的服務能力,也拓展了高校科研改革的新路徑。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