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8-05-31
涼風習習的初夏是南京最舒適的季節,剛剛舉辦過520嘉年華的南京藝術學院,又迎來了一場國際文化交流盛會,可謂是鴻儒齊聚,眾星云集。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間,南京藝術學院還成立了國內首個“國際藝術博物館學院”。
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以下簡稱“名城會”)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項國際文化交流雙年盛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南京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平臺。本屆名城會在南藝設立分會場,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著名博物館館長、著名學者共計60余位,參加為期三天的“新時代的博物館學”的國際論壇。
5月27日上午,“新時代的博物館學”國際論壇在南藝順利召開。開幕式上,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先生致歡迎詞,他介紹了南藝在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與貢獻,指出本次論壇對突破狹隘的學科畛域和拓寬藝術研究的廣度深度的作用,并表達了對建設一流博物館和博物館學科的憧憬與信心。在劉偉冬先生的致辭過后,匈牙利國家博物館館長、德國德累斯頓綠穹珍寶館館長、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和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委員會主席都做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致辭。
在此次國際論壇期間,主題五“南京藝術學院國際博物館學院籌備會議”可謂是一大亮點,對南京藝術學院有著深遠不凡的意義。博物館學的觀念起源于16世紀歐洲的私人珍物收藏和陳列活動,世界博物館史上第一個集收藏、陳列和研究為一體,向公眾開放普及文化知識的博物館是17世紀英國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館,標志著現代意義的公共博物館的誕生。
南藝作為國內首個開辦藝術博物館學院的學府,雖然存在自身優勢,但在國內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仍然需要借鑒國外藝術博物館學院的建設模式,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探索前進,“摸著石頭過河”,而名城會“新時代的博物館學”國際論壇可以便稱得上是幫助南藝“過河”的“石頭”。相比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博物館,歐美的大學博物館在博物館的類型、經費、藏品的數量和質量、運作效率等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國外著名學府的加盟,使得南藝在藝術博物館學院的建立之初,有了牢靠的“經驗之源”。
在此論壇期間,我校閎約大講壇還舉辦了兩場高規格的學術講座,一場以“博物館學院必備的條件”為主題,由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委員會主席François Mairesse和輔仁大學徐純教授主講;另一場則是從“藝術與世界”展開討論,邀請了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館長Eike Schmidt博士、法國國立畢加索博物館館長Erol Ok先生、里爾美術宮前館長Alain Tapié先生、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Jay Xu博士和西澳大利亞藝術館館長Stefano Carboni博士作為主講嘉賓,深入探討藝術與世界的關系。兩場講座的主講人以深刻睿智的表達和高屋建瓴的觀點令聆聽講座的專業學者和在場師生頻頻傾首掌聲不絕。
劉偉冬院長接受媒體采訪
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新時代的博物館學”國際論壇在南京藝術學院圓滿舉行,與會的嘉賓學者對本次論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盛贊南藝美麗的校園和勇為先鋒的精進狀態。正如劉偉冬先生在本次論壇的開幕致辭中所言:南藝將會建設出“為藝術教學和研究服務的一流博物館和博物館學科”,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添磚加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