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8-11-15
11月7日,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鄭德淵帶領參訪團一行31人來到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訪問交流活動。本次活動是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下,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主辦、九州音像出版公司承辦的2018年對臺交流項目“第二屆兩岸文化青年菁英交流活動”的組成部分。一同參與此次交流活動的還有中國音樂學院、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天姿國樂團、四川師范大學校辦及外事處和音樂學院的相關負責人員。各方代表圍繞“中國民樂連接兩岸青年”的主題展開一系列交流活動,增強了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和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的學術交流,激發了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加深了兩岸文化青年菁英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鄭德淵一行在四川師范大學參觀
上午10時許,鄭德淵一行來到四川師范大學成龍校區音樂學院,在李亞梅、李德隆、任茜等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班子成員陪同下實地參觀了民樂課小課教室、民樂合奏課教室、公共課教室,并現場觀摩了聲樂系、器樂系等專業的課堂教學情況。四川師范大學師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給遠道而來的臺灣同胞留下了深刻印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的蔡鎮宇老師說:“校園風貌整潔干凈、硬體設備完善是川師大音樂學院給我的第一印象。觀摩了具體教學后,我感到兩校在教學體制上有一些差異,教學內容和學科分類也不太一樣。我們以器樂演奏為主體,而川師比較注重音樂教育,這也是我們相對欠缺的內容。川師大音樂學院的老師對學生要求很高,演奏和表演結合等教學內容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的地方”。觀摩教學后的臺灣同學也表示,“參觀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以后,我覺得這里的校園建設很好,老師對學生的關注也很高。他們有很多我們平時上課沒有過多接觸的教育性課程,比如一些樂器不同導致的新搭配、加入戲劇的搭配,這都是我們沒有嘗試過的內容,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
隨后,鄭德淵一行來到了校史館,臺南藝術大學師生簇擁在解說員周圍,認真聆聽、細心觀看,對四川師范大學的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對外交流、組織建設、發展規劃等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對四川師范大學校史文化饒有興趣的鄭德淵時不時地詢問四川師范大學在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沿革、專業設置等具體情況,陪同參觀的李德隆等院領導耐心地為他答疑解惑。兩校師生間交流不斷,現場氛圍輕松熱烈。
下午,活動的各方代表在成龍校區123會議室舉行交流座談會。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鄭德淵,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任施德華,九洲音像出版公司總經理助理、參訪團團長朱鐵梁,民樂專家、竹笛演奏家、《弦索備考》傳承人姚陽,九州音像出版公司工作人員張藝鴿,四川師范大學外事處副處長黃桂平,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黃志偉,音樂學院副院長李亞梅,音樂學院師生代表出席此次座談會,會議由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德隆主持。
李亞梅介紹了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辦學歷史、辦學層次、師資規模、發展發向等基本情況,鄭德淵介紹了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校歷史、學院設置等基本情況,施德華補充介紹了音樂學院的招生機制、培養方向等內容。在會議中,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就教學體制、師資力量、學生培養方案、教材使用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的學術討論和交流,并達成可以進行教學資源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合作共識。
黃桂平作總結發言,他代表四川師范大學對鄭德淵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他說,此次臺南藝術大學的來訪交流活動具有規模大、人數多、內容豐富多彩三個重要特點,對雙方來說意義深遠。通過此次交流,雙方找到了合作的方向和契機,希望能夠從音樂領域開始加大交流合作力度,建立更為深入的合作互動關系。
當晚,兩校師生會同四川交響樂團“天姿國樂”民樂團演員在音樂學院101音樂廳舉辦了“第二屆兩岸文化青年菁英交流音樂會”。臺南藝術大學師生、天姿國樂團演員、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師生參加了此次盛會。
李亞梅在致辭中說道,民族音樂是國家優秀文化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征,“第二屆兩岸文化青年菁英交流活動”必將為參加活動的兩岸師生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廣闊平臺。鄭德淵和施德華也表示民族音樂的根在大陸,此次交流活動促進了兩岸同胞互相學習中國音樂的常識與技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之后,鄭德淵代表臺南藝術大學向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贈送臺灣特產高山茶、DVD、感謝獎狀作為感謝禮物,雙方合影留念。
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天姿國樂團和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民樂團一起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聽盛宴。(天姿國樂團)民樂五重奏《敦煌新語》先是表現了敦煌古城千里戈壁的凄涼與蕭瑟,后又表達出今日敦煌的繁榮與生機,時而歡快激昂,時而婉轉憂傷;古箏獨奏《四段錦》(四川師范大學)以套曲聯奏的形式表現了多側面的音樂形象;《清風弄竹》以清秀舒展、輕盈柔美的音調表現了“清風徐來,綠樹猗猗”的詩情畫意;《山鳴谷應》通過模擬風聲回響展示大自然的深沉、粗獷之情;《小溪流水》以歡暢的節奏和旋律描繪出山澗中的清泉;《普天同慶》表現了人們喜慶佳節的歡樂場景;琵琶中阮合奏《七個瞬間》(天姿國樂團)個性十足,讓人感受到對歡樂與美好的向往;擊樂合奏《牛斗虎》(臺南藝術大學)運用山西絳州大鼓傳統敲擊技法表現音樂,強弱快慢、交錯疏密的鼓點配合表演者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牛的強悍、虎的兇猛;管樂獨奏《五梆子》樂曲粗獷豪爽、熱情奔放,曲調優美明快、情緒樂觀向上,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打棗》引子及主題以嗩吶嗩吶演奏表現出媳婦的形象,接著由咔腔、口弦模擬老爺爺、孫子的叫聲、笑聲及三人對答的聲音,滑稽且活潑逗趣;管樂合奏《戲歌仔》旋律優美、風趣、流暢;吹打合奏《藍·調》將傳統嗩吶重奏與打擊與爵士音樂風格結合,風格輕松明快;《將軍令》(傳統蘇南吹打樂)以嗩吶為主旋律輔以笛、笙,再配上大鑼、大鼓,全曲在速度、力度以及音色變化上營造出強烈的對比,曲調氣魄宏偉,威武雄壯,猶如千軍萬馬簇擁主帥勝利歸來;《功夫》(當代創作吹打樂)表現了音樂離不開功夫,需要靜下心來修煉,不受外界紛擾影響,典雅深邃又蕩氣回腸;琵琶重奏《龍船》、笛子二重奏《頂嘴》在弱起強起樂句中讓人感受到歡快熱烈;《喬家大院組曲·愛情》以樂隊與二胡獨奏的問答式演奏的方式 演繹出主人公坎坷甜蜜的愛情,時而幽怨,時而歡欣甜美;竹笛與樂隊合奏的《塞上風情》反映了極具民風民俗民情的“秦風”之韻,質樸感人。演員們在舞臺上既呈現了原汁原味的傳統民族音樂,又展示了不斷創新改編的探索精神,震撼力十足。音樂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據悉,鄭德淵一行于208年11月4日來到四川,先后到訪了天姿國樂團和四川音樂學院,此次音樂會是臺南藝術大學在川交流的重要一站。雙方師生共同奉獻的音樂饕餮盛宴不僅是一種思想碰撞和舞臺交流的體現,更是一種民族音樂傳承創新以及兩岸文化交流融合的智慧結晶。
四川師范大學高度重視此次交流活動,音樂學院很早就開始籌備活動的中間銜接、節目彩排以及整個交流活動的行程安排等事宜。音樂是兩校締結友好合作和互動關系最為堅實的橋梁,本次活動將成為臺南藝術大學和四川師范大學深入交流的起點,也為進一步促進兩岸學術互鑒,加深兩岸同胞一家親的水乳交融關系譜寫了新篇章。兩校師生一定會用心呵護今天播種的友誼種子,讓跨越海峽的藝術之花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