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5-21
今天的新聞播報練習素材取材自《新聞聯播》,文章署名為“國紀平”,“國紀平"也就是2005年人民日報國際部推出的一個新的評論品種,從名字上來看,它實際上是用的諧音,就是“有關國際的重要評論"。類似的署名還有很多,如“鐘聲”(“中國之聲"的簡稱,人民日報國際評論,暗中蘊含有”警世鐘聲”的寓意)“任仲平″(“人民日報重要評論的諧音縮寫,中國新閨界的著名品牌)等,這些署名往往內涵深刻,其內容往往飽含深意,今天的稿件內容也是如此。因此,在今天的播報訓練中,我們重點訓練新聞播音中的”內在語技巧。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今天的詳解涉及大量有關中美關系的分析,篇幅較長。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復雜的關系,中美貿易摩擦涉及到法律問題、經濟貿易問題,以及中美關系的全局。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非常長期的知識積累,需要很高的專業門檻才能夠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評論,要播好相關新聞,做好廣義備稿是必需且必須的。
看到今天的新聞播音稿件,“修昔底德陷阱”,首先絆住了我們前進的雙足。這個詞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此說法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和美國實力的相對衰落,西方人士對中美關系出現的變化表達出不安和憂慮:中國是否會取代美國成為國際體系的主導者?中國是否會用武力的方式顛覆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作為崛起國的中國與作為守成國的美國,是否會陷入大國政治的悲劇,即陷入戰爭?這些憂慮實際上暗含了中國崛起進程將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這一論斷。
學者胡鍵認為,“修昔底德陷阱"對中國是偽命題。第- 中國不是作為挑戰者的崛起國,而是主動融入美國主導下的國際體系中的崛起國。第二,對于國際體系,中國不僅僅是參與者,而且還是一個積極的建設者。第三,中國崛起是事實,美國相對衰落也是事實。鑒于此,絕不能把雅典與斯巴達的關系同中國與美國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比較更不能將"修昔底德陷阱"附在中國身上,這種做法顯然是犯了嚴重的知識性錯誤。
以上就是《新聞聯播》新聞稿件原文脈絡分析,播音主持培訓的同學都看懂了嗎?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