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文藝作品演播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播音藝考攻略 > 文藝作品演播

播音主持藝考自備文學作品選擇與朗讀要點講解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1-08

自備文學作品的朗讀是播音主持考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文學作品朗讀"的時間限制為3分鐘以內,大約750字左右的篇幅。考生可以根據這個字數選擇一篇完整的一個片斷。而詩歌、散文、小說片斷、童話寓言等文學作品比一般敘述性稿件感情更為濃烈、情節更為曲折、形象更為生動、表現手法也更為多樣。文學作品的朗讀,主要是進一步考查考生的聲音的適應能力、變化能力、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這項考試的內容是考生提前自己準備的,應該完成和表現得更出色些、更完美些,也更自信些。

 

文學作品演播

 

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注意和把握:

 

一、選擇作品

作品的選擇對朗讀的成功非常重要。選擇文學作品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選擇十分深奧的文章。比如,寓意深刻、需要很高的思想水平才能夠理解的作品就不適合中學生朗讀。 

2、不一定選擇名家名篇。名家的作品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如果你不熟悉他(她)的風格,難以把握作品的精髓;名家的作品通常博大精深,正在經歷基礎教育的考生很難真正地、全面地領會和理解文章要旨,表達起來難度是很大的;名篇一般是耳熟能詳的,主考老師對其比較熟悉,考生的不準確、不到位的處理很容易暴露出來,影響主考老師對你的整體印象。 

3、選擇自己喜歡、能夠發生共鳴,并能被深深打動的作品。 

4、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內容兼備的作品或者具備兩種或兩種以上寫作手法的作品可以納入你的挑選范圍。 

5、盡量避免朗讀平淡、缺乏高潮的文章, "文似看山不喜平",你的朗讀如果因為文章的平淡而顯得毫無生氣就得不償失了。 

6、選取的文章在篇章結構、句型運用、音韻組合上最好能體現瑯瑯上口的特點。 

7、選擇適合自己的聲音去表現的作品。

 

二、脫稿朗讀

脫稿意味著熟練,熟練意味著用心。如果事先可以充分準備熟練的一個五六百字的作品,應考者到考試時還手不離稿,照本宣科,這就可能給主考留下一個不用心、不重視、能力素質不強的印象。另外,熟練地脫稿朗讀會使應考者更加自如的發揮,更好的地與主考交流。

 

三、注意語言的形象性和動作感

文學作品是靠形象取勝的,這是它與一般新聞敘述性的、議論性的稿件很大的不同之處。朗讀時就不能平鋪直敘,語言干巴板滯,而要善于繪聲繪色和抒發感情,要做到這一點,朗讀者自己首先要心中有形象,心中起波瀾,真正”入戲“,升騰想像聯想之翼,并且敢于強調、敢于表現。

 

四、把握高潮

高潮即作品感情的至高點和凝聚點。文學作品的朗讀是要講究高潮的。高潮也是全篇的重點,是感情最為濃重之處,表達得最為激動、震撼人心之處。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的高潮就是父親翻越柵欄為兒子買橘子的背影的這段描寫。朗讀者在預先準備時,應注意挖掘設計感受感情的至高點,才能使朗讀產生撼人心魄的魅力。

 

五、控制感情和聲音

文學作品朗讀感情表達的幅度有時會很大,色彩也較為豐富,表達時要注意留有余地,避免達到極限,感情的醞釀可以充分些,但聲音運用要收一些,特別是一些高亢、激越的句、段,更應注意以情帶聲,防止用聲過高、過強。這樣的句、段的表達要作好鋪墊、調整好氣息,一定要防止出現毫無感情依托的高聲喊叫,這種矯情和無病呻吟在一些詩歌的朗讀中是經常可以見到的。為了使感情的表達、聲音的運用更有彈性,在朗讀開始時起調不宜太高,并用朗讀過程中要注意調整好節奏:欲揚先抑、欲慢先快、欲重先輕、欲強先弱、欲放先收、欲高先低,反之亦然。

 

六、適當運用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是指語言之外的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姿態等表達手段。這些表達手段也叫副語言表情手段。副語言表情手段運用得當可以對語言表達起到補充、輔助、強化的作用。副語言表情手段運用的原則是協調、自然、一致。副語言表情手段的運用對朗誦應該是“錦上添花”、“畫龍點睛”,而不是“弄巧成拙”或“畫蛇添足”。

 

自備作品考是提前準備的,因此同學們理應表現得更加熟練、自如、自信和富于感染力。要知道自備作品的朗讀,重點是要注意對作品的感受與表現。考生選好文學作品后,按上述方法進行備稿,用心細細揣摩作品,反復朗讀,不斷校正和調整,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