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1-02-05
在豐富多彩的熒屏銀幕上,譯制片是一朵絢麗的鮮花。優秀的影視譯制片,傾倒了廣大觀眾,人們都想一睹配音演員的風采,因為觀眾深深被他們精湛的語言藝術吸引了。
配音藝術是一門語言藝術。配音演員是用聲音語言去塑造原片中的人物形象,使之成為說中國話的外國人。要完成這種語言藝術的再創作,最重要就是:動人物之情,傳人物之神,最后達到還人物之魂的目的。
配音演員雖然只是在錄音間里面對屏幕、話筒進行藝術創作,但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原片的規定情境中去,生活在劇中人物之間,想其所想,做其所做,在原片提供的廣闊時空中翱翔。這就更需要調動自己的心理情感因素,激起強烈的情感欲望和真實的情感滲透,發揮語言功力去進行藝術創作。感情是語言的靈魂,語言是感情的載體。生活中的任何人說話的語氣、語調都不是固定的,隨時隨地都在變化,決定其變化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人物的語言動作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語言總是受著一定的思想感情支配的,而思想感情又是靠一定的語氣、語調表達出來的。“言為心聲”、“有感而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人的情感的產生是由于外界的某種刺激引起的強烈心理反應,各種情感的出現,是人的意志和行動的結果,是在執行和完成某種行動、意志、任務的過程中激發出來的,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制約,是一個有機的內心活動的整體。不同的任務產生一系列不同的行動,不同的行動激發出一系列不同的感情。因此,作為表達思想、行動、感情的重要手段——語言,才會產生高低抑揚、上下升降、平折曲直等等的語氣、語調的變化,語言就會出現豐富的感情色彩。無目的無根據憑空造出來的變化,就會裝腔作勢,矯揉造作,空洞虛假,華而不實,這種語言是沒有生命力的——說話沒有根。
影視作品和生活中的人一樣,有身份、年齡、職業、經歷、性格等不同,配音演員必須深入為之配音的“這一個”人物的內心世界中去,用語言去傳這一個人物之神。反復琢磨這個人物想什么?做什么?說什么?特別要研究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這就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色彩。同一動作,不同人物有不同做法,同一句話,不同人有不同說法,若不仔細研究,就會千人一腔,配音也只起到旁白解說的作用,談不上語言性格化,更談不上傳人物之神了。常言說:“語無情,不動心,語無形,不見人。”就是這個道理。
用心去體驗,用話去體現,這是配音藝術的重要創作方法。配音之前,必須作充分的準備工作,觀看原片、反復琢磨,絕不能隨手拈來,開口就配,對上口型就完事。演員是用心去工作的,是用形象思維的。我認為對劇本的譯本,對原片的人物作簡單的理性分析,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的來龍去脈,把握劇本的體裁感,時代感、地域感之外;主要是反復觀看原片,要把自己全身心地投進去,就像自己生活在原片規定情境之中,深入到角色的心靈流域;感受——體驗——再感受——再體驗,牢牢把握人物的思想線、行動線、感情線,邊看,邊想,邊練,不斷培養角色的自我感覺,萌發人物的內心激情,用自己的語言去體現,還人物之魂。
要把自己的感情化為角色的感情,必須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生活在角色的情境之中,照劇中人物的行動方式去行動,這種創造性的行動,就能在自己身上激發起與角色相類似的情感,在這個具有魔力般的創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創作的新鮮感,否則,到實錄時,一切迸發出來的感情火花,全都熄滅了。因為演員事先已知道劇情的發展,人物的命運,并且反復揣摩,切忌越磨越刻板,越練越呆滯,越說越于澀,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全丟光了。如果因此又只是著急地想趕快找回那種情感,而忘記了人物的行動任務,產生煩躁情緒,那會離人物十萬八千里了。因此,當你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中,找到了準確、細致的語言色彩時,進入實錄,就要煽起感情的火種,讓它在心靈中燃燒起來,什么事都像剛看到、剛想到一樣,使自己情感不斷向角色升華,用自己有血有肉的語言去表達角色的心靈之火。我在為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中大島茂配音時,其中有兩場感情色彩很濃的重頭戲,就是25集的《天鵝哀鳴》和29集的《生命之光》。當我和飾演大島茂的演員宇津井健先生在北京會面時,他對我說:“早在日本就聽說你的配音很成功,今天我聽到了,果然情真意切,名不虛傳。”我們交流心得時,對大島茂這個人物的理解是一致的,扮演者與配音者的心是相通的,情感是交融的。大島茂這兩段戲,既有對女兒的親情,又有對病人的同情,更有對學生的冀望之情,貫串著一條濃烈的感情線。既有對女兒的病沒能力治好的自責,又有對女兒與疾病頑強斗爭精神的稱贊,更有對新同學的期待與鼓勵、寄予的厚望,貫串著一條強烈的行動線。兩條線有機地糅合在一起,用情真意切的語言和聲音,必要的氣息處理等來表達心聲,向女兒傾吐衷腸,向學生表達熱望。
我是一名舞臺生涯數十載,而譯制配音只十來年的話劇演員,因為自己熱愛語言藝術,這種事業心與責任感,策勵我不斷去探索、追求。我愿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觀眾在屏幕上欣賞到更多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說中國話的人物形象和藝術作品。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