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配音藝術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播音藝考攻略 > 配音藝術

配音藝術《十二公民》人物小傳分析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7-08

配音人員一般都會按照劇本中的臺詞進行配音,人物小傳分析我們拿到劇本以后的第一個工作,仔細揣摩劇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時代背景等等,今天小影給大家帶來的是:配音藝術《十二公民》人物小傳分析
 
人物小傳分析

 
一、人物小傳基本信息
很多人一開始寫人物小傳就開始寫人品、性格這些抽象的東西,實際上人物的基本信息也非常重要,而且因為更容易寫,所以建議大家從基本信息開始。
 1、姓名:給人物取個能代表特點的名字,讓人一聽就知道他是主角,反派還是龍套。
 2、性別:
 3、年齡:這很重要,年齡決定人物的生活經歷,生活經歷又影響他的處事風格。
 4、出生:想清楚人物出生在哪個省哪個市哪個村,家里條件怎么樣。人物的出身會影響他的性格,外貌,還有經濟條件。
 5、外貌:外貌是一個人內心的表現,穿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經濟能力,偏好,甚至文化程度。發型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定位自己。身材可以判斷這個人平時是否自律。

二、人物小傳
寫大綱,通常還要寫人物小傳。在寫梗概的時候,有時候會需要寫人物介紹,但與梗概的簡短相應的,一兩句話就可以,有點像以前西方古典名著前的人物索引表。
寫大綱需要的叫作小傳,意思是“小小的傳記”,從500、1000字,到幾千字的都有,而且越是主要人物,內容越豐富。
首先,你必不可少地要寫他的名字、年齡和劇中其他人物的關系;
其次,是他的身份、職業、興趣愛好,很多時候還要寫他的前史、他的童年、他曾經的戀愛史、他成為現在這種性格的原因背景等等;
 
然后,你要簡要說明他在劇中的主要走向,可以適當地給予一個定義,比如“他的性格缺陷注定了他最終的悲劇命運”等等。
反正,人物小傳是很必要的,不但讓公司對你故事的人物更加了解、印象更深刻,而且在你創作的時候,也有助你抓住人物的脈絡,將人物刻畫得更鮮活。

三、《十二公民》劇情簡介
 
一樁滿帶爭議與疑問的“富二代”弒父案,一個充滿實驗意味的虛擬法庭,將一個正處于困惑中的人民檢察官與十一個毫無聯系、代表著社會各階層的普通人聚在了一起。他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探討案情。通過幾番緊張、激烈的辯論,大家了解到了中國法制的公正,檢察官也走出困惑,查明案情真相。
本片通過講述一名普通檢察官、一名公訴人的日常辦案過程,詮釋了檢察官面對輿論壓力,對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與無罪的證據同樣重視,堅持了客觀公正;
在虛擬法庭中,面對危機,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職業道德,履行忠誠;
在與自身利益發生沖突時,能夠為一名激憤違法的大學生著想,做到了為民;
在辦案過程中,不為金錢利益所誘惑,守住了廉潔。

四、人物小傳分析
1號陪審員:陪審團團長(雷佳飾)
28歲左右,政法大學留校的研究生。在政法大學老師的指派下,負責組織這場模擬西方陪審團式的討論。他懂法律,熟知整個討論流程,理解西方陪審團制度在法律層面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在整個討論過程中,他一直在努力維持一個公正的態度。剛開始他并不急于表達,只是在文質彬彬的外表下依然有一顆年輕而容易憤怒的心。
9號陪審員:空巢老人(米鐵增飾)
70歲左右的空巢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兒女不在身邊,生活孤獨而無聊。老人少年時家境很好,后來因為政治運動而落魄,因此變得有些內向,度過了庸庸碌碌的一生,他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這次能替孫子來參加這堂特殊的西法課補考,他感到非常開心,這表明,他多少還是被需要的。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同意8號改投無罪票的,因為1957年的那場政治浩劫曾經使他絕望,但是又給了他希望。

以上就是配音藝術《十二公民》人物小傳分析,人物小傳分析首先要符合劇情走向,確定每個人物的性格,然后配音的時候與相應的人物配合,融入情感,讓聽眾能夠投入整部劇情!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