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7-08
配音是播音主持專業的一門課程,同時,配音也是一門語言藝術。影視劇通過配音,將聲音與屏幕上的形象完美結合,使的人物的形象和歌星更加突出,廣告通過配音,傳遞出的特的味道,紀錄片通過配音,傳遞出與畫面相符的氣息,動畫片通過配音,將畫面人物和動物生動化……
可見,配音是一門語言藝術,是配音演員們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在銀幕后、話筒前進行塑造和完善各種活生生的、性格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的一項創造性工作。那么,播音主持專業配音該怎么學呢?
配音雖也屬話筒前的語言藝術范疇,但它不同于演播,挖掘書面含義后,可以自己根據理解去設計語調、節奏;亦不同于新聞、科教片的解說,可以根據畫面平敘直述、娓娓道來。影視配音要求配音演員絕對忠實于原片,在原片演員已經創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礎上,為人物進行語言上的再創造。它使配音演員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齡、性格、社會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許演員超越原片自由發揮,另立形象。同時又要求配音演員根據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征,去深刻地理解、體驗人物感情,然后調動演員本身的聲音、語言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去貼近所配人物,使經過配音的片中人物變得更豐滿、更富有立體感。
語言藝術是表演藝術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用語言塑造人物時處處都需有堅實的表演基本功底做基礎。下面從兩個方面談談配音演員在經過嚴格的表演及語言基本功訓練后,如何較快、較熟練地掌握配音藝術中體驗——體現的過程。
牢牢地抓住原片風格緊緊地貼近所配人物。影片的風格必然取決于導演的風格,它是導演在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而導演的風格則需要通過演員的表演才得以具體體現。播音主持專業的學員要記住這個原則哦!
配音演員是在原片演員已經創作完成的形象基礎上進行的語言再創作,可以稱之為語言的二度創作,它必須忠實于原片,忠實于原片的風格、時代氣息、國度差異與語言習慣等等。配音演員的工作周期短,接觸的人物形象多,可以說是兩、三天換一個新面孔,無論在性格、類型和年齡跨度上差異都很大,絕無雷同。這些人物又是出自不同表演風格的導演之手,由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民族,且有著不同表演風格的各類型演員扮演,這就要求配音演員迅速、準確地掌握影片風格,去貼近所配人物的形象。首先要弄清楚影片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是喜劇、悲劇、還是正劇?演員的表演風格是生活化的,還是戲劇化的?這都將直接決定配音演員的語言風格。比如:同樣是國產戲,有反映大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偏遠山村生活的。而在大城市生活中,有反映知識分子、學生、干部生活的,也有區域性較強、地方色彩較濃郁的城市居民的生活(如北京的天橋一帶,上海、蘇州的弄堂)。是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要運用老北京人的語調、語氣進行配音,使觀眾看了覺得熟悉、親切,地方色彩鮮明。如果把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戲如《駱駝祥子》、《龍須溝》的語言換成字正腔圓、四聲規范的標準普通話,那么影片也失去了它應有的色彩。播音主持專業的你,讀到這里是不是感覺醍醐灌頂呢?
由此可見,配音要忠于原創,高度還原是配音的最高境界。播音主持專業的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要深刻理解要配音的人物、動物的特點,以及場景感受的塑造,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