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4-09-12
呼吸是發聲的基礎,良好的呼吸控制能夠為聲音提供充足的動力和穩定性。播音員應采用胸腹聯合式呼吸法,即吸氣時腹部和胸部同時擴張,呼氣時則緩慢而均勻地釋放氣息。這種呼吸方式能夠確保聲音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使聲音更加飽滿有力。在日常訓練中,可以通過深呼吸練習來增強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具體方法包括站立或坐姿端正,緩慢吸氣至胸腔和腹腔充滿氣體,然后緩慢呼氣,同時發出“嘶”聲,以感受氣息的流動和控制。此外,還可以通過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來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呼吸效率。
發音是播音主持的基本功之一,準確的發音能夠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遞。播音員應依據國家規定的讀音標準發音,注重舌位、唇形和口腔開合的準確性。同時,利用包括傳統吐字歸音方法在內的一系列口腔控制方法,如提打挺松(提顴肌、打牙關、挺軟腭、松下巴),以求得吐字的清晰。在發音練習中,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例如,對于聲母發音不清的問題,可以通過練習繞口令來鍛煉舌頭的靈活性和口腔的協調性;對于韻母發音不準確的問題,則可以通過朗讀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來加強練習。
共鳴是聲音美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夠使聲音更加飽滿、圓潤、富有磁性。播音員應掌握正確的共鳴技巧,將聲音共鳴點放在口腔、鼻腔和胸腔等位置,以實現聲音的立體感和穿透力。在共鳴運用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保持口腔的適度張開,使聲音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共鳴;二是通過調節鼻腔的通氣量來改變聲音的音色和亮度;三是利用胸腔共鳴來增強聲音的低頻成分,使聲音更加渾厚有力。此外,還可以通過練習“a、i、u”等元音的滑動發音來鍛煉共鳴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情感是聲音的靈魂所在,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聲音必然能夠準確傳達出文字背后的情感色彩。播音員在發聲過程中應注重情感表達的真實性和自然性,通過語調、語速、音量等聲音要素的變化來傳達不同的情感色彩。在情感表達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深入理解稿件內容,準確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基調;二是通過語調的高低起伏、語速的快慢變化來體現情感的波動和變化;三是運用適當的停頓和延長音節來強調重點、營造氛圍;四是注重聲音的色彩變化,通過虛實結合、剛柔并濟的音色來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的單獨訓練外,播音員還需要進行綜合訓練以提升整體效果。綜合訓練包括聲音與肢體的協調配合、聲音與畫面的同步呈現、聲音與背景音樂的和諧融合等。通過綜合訓練可以進一步提高播音員的聲音表現力和感染力,使聲音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播音員還應注重日常積累和實踐經驗的總結。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從而在播音主持領域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總之,播音如何發聲以富有感染力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需要播音員在呼吸控制、發音技巧、共鳴運用和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練習和探索。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實踐才能打造出具有穿透力、魅力和感染力的聲音為聽眾帶來更加美好的聽覺享受。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