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12-11
播音是有聲語言的創作,而有聲語言,必符合廣播的要求,因此,廣播員在用氣發聲方面應該有深厚的功底。
用氣發氣方面,要在掌握普通話語言知識(很遺憾,有些播音員至今還不會漢語拼音!)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胸腹聯合呼吸,學會正確的用聲和正確的吐字歸音。學懂理論是重要的,但理論只能闡述共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應該從自已的條件和需要出發,去探究個性的矛盾。個性中既包含區別于他人的東西,也包含不同于過去和今后的當前的東西。例如,有的人喉頭緊、壓聲帶,這時,就要從解決氣息支撐入手。胸腹聯合呼吸法的關鍵,是兩肋向左右擴開,小腹向丹田(肚臍下三指處)收縮。吸氣要迅速無聲,呼吸要均勻穩定。氣流作為動力,使聲帶顫動,聲音沿后壁、軟、硬腭向前送出,讓喉頭放松,舌根力量減弱。有些人過去是唇舌無力,當前要著重解決雙唇合撮問題,今后才能著眼于頭頸腹尾的過渡和噴彈速度。那么,如何使雙唇中部的三分之一有帶動兩端、提高顴肌、能開能合、能齊齒能撮合的靈活性,就成為馬上要訓練有項目了。氣息、聲音的訓練,最怕的是“僵”,因此,應強調循序漸進。改變多年呼吸、用聲方法絕非一朝一夕的事。當然,這“改變”不是要“面目全非”,必須以本人的條件和需要為前提,不能感覺到與自己的狀況完全兩樣,但卻要防止“依然故我”的自然狀態。“舒服”的感覺是需要的,不過,“舒服“之中要主動加進一些“不習慣”,以便把自已的呼吸、用聲逐漸納入正確的軌道。千萬不要總是處于“習慣”的狀態,因為,正是這些可怕的習慣勢力拽著你的腳步,使你難于作“千里之行”。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出現“不如原來”的情況。這應該說是正常的,不過不要因此而停步,只要沿著正確的道路走下去當新的“習慣”形成了,肯定會“好于原來”。也會出現反復,也許會發生問題,那是考驗你的時候,考驗你是否掌握了正確的理論,考驗你有沒有繼續前進的勇氣和毅力。
用氣發聲的訓練,不能有“模式”,只能有原則。有人以“亮”為模式,有人以“響”為模式,也有人以“柔”、“低”為模式。這都是有害的。我們為了適應播音工作,在訓練中得有一定的高低、強弱、剛柔變化的幅度,不必也不應只作單項、單向練習。一味追求“響亮”,時間長了,播什么稿子都響亮;一味追求“低”“柔”,如果稿件需要昂揚有力,就會力不從心;只注意高低,不注意快慢,也不能適應多種表達方法的需要。訓練的原則,主要是:積極的精神狀態,較大的變化幅度,較好的控縱能力。在訓練中當然要注意由高到低、由弱到強的問題,不應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發高音、強音。變聲期尤其要注意這一點。此外,還要時刻注意與話筒前的狀態聯系起來,切忌練聲狀態同話筒前的狀態完全脫節。
以上就是廣播員用氣發聲的功底,這個職業最重要的就是有扎實的功底,用氣發聲是播音主持培訓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大家一定要好好訓練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