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朗誦技巧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播音藝考攻略 > 朗誦技巧

如何把握朗誦中的語速?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12-13

語速是播音主持朗誦的外部技巧,是播音主持藝考培訓的學生朗誦訓練的重點之一。在朗誦訓練中有好多同學把握不好語速,今天中影藝考播音主持培訓學院的老師在這里就為同學們詳細的講解下如何把握朗誦中的語速。

 

朗誦語速

 

一、朗誦語速的重要性

語速的快慢是由內容表達的需要決定的,它直接影響表達的效果。語速太快,會對聽者的大腦皮層造成不間斷的刺激,導致大腦皮層由興奮轉向抑制;語速太慢,會造成大腦思維狀態的疲軟,導致聽者注意力的分散。只有快慢適度才能表達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作品的內在感情對語速的影響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歡快、熱烈、緊張、焦急、慌亂的情緒宜快讀;悲痛、沉重、鎮定、失重的心情宜慢讀。

其二、爭吵、急呼、辯論宜快讀;閑談、耳語、絮語宜慢讀。

其三、抨擊、控訴、指責、雄辯宜快讀;敘述、說明、追思、回憶宜慢讀。

例如:

①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chá)在咬瓜了。你便提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以上是兩種不同的動態。這不同的動態在我們心里引起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朗誦時必須體現出前者“將身一扭,從他的胯下逃走了”之快和后者“你便提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之慢。

二、決定語速不同的各種因素

1.不同的場面 

急劇變化發展的場面宜用快讀;平靜、嚴肅的場面宜用慢讀。

2.不同的心情

緊張、焦急、慌亂、熱烈、歡暢的心情宜用快讀;沉重、悲痛、緬懷、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讀。

3.不同的談話方式

辯論、爭吵、急呼,宜用快讀;閑談、絮語,宜用慢讀。

4.不同的敘述方式 

作者的抨擊、斥責、控訴、雄辯,(抒情)宜用快讀;一般的記敘、說明、追憶,宜用中速或慢讀。

5.不同的人物性格 

年青、機警、潑辣的人物的言語、動作宜用快讀;年老、穩重、遲鈍的人物的言語、動作宜用慢讀。

三、朗誦速度的轉換

朗誦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至終采用一成不變的速度。朗誦者要根據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發展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朗讀速度。這種在朗誦過程中實現朗誦速度的轉換是取得朗誦成功的重要一環。

朗誦語速練習: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是他領導美國人民為了自由為了獨立浴血奮戰,趕走了統治者。(敘述-中速)

華盛頓是個偉人,但并非后來人所想象的,他專做偉大的事,把不偉大的事留給不偉大的人去做。實際上,他若在你面前,你會覺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樣,一樣的誠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與人為善。(敘述加議論——稍快)

一天,他身穿沒膝的大衣,獨自走出營房。它所遇到的士兵,沒一個認出他。在一處,他看到一個下士領著手下的士兵筑街壘。(敘述——稍慢)

“加油!”那個下士對抬著巨大水泥塊的士兵們喊著:“一、二,加油!”但是,那下士自己的雙手連石塊都不碰一下。因為石塊很重,士兵們一直沒能把它放到位置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油!”但是士兵們還是不能把石塊放到位置上。他們的力氣幾乎用盡,石塊就要滾落下來。(場景描述——快速,稍快)

這時,華盛頓已經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強勁的臂膀,頂住石塊。這一援助很及時,石塊終于放到了位置上。士兵們轉過身,擁抱華盛頓,表示感謝。(快速、稍快、慢速)

“你為什么光喊加油而把手插在衣袋里呢?”華盛頓問那下士。(對話——稍慢)

“你問我?難道你看不出我是這里的下士嗎?”(對話——稍快)

“哦,這倒是!”華盛頓說著,解開大衣紐扣,向這位鼻孔朝天,背著雙手的下士露出他的軍裝。“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將。不過,下次再抬重東西時,你就叫上我!”(對話——稍快)

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華盛頓本人,是多么羞愧,但至此他也才真正懂得: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絕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作出的那種倒人胃口的蠢事。(議論、評述——慢速、稍慢)

四、朗誦語速訓練需注意的問題

讀得快時,要特別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為了讀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讀得慢時,要特別注意聲音的明朗實在,不能因為讀得慢而顯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總之,在掌握朗誦的速度時要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拖”。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