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6-11
朗誦者:黎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指導、播音員主持人導師;原中央臺《新聞和報紙摘要》、《全國新聞聯播》主播;全國播音作品政府獎獲得者;兩次在天安門城樓上現場直播國慶焰火晚會獲廣電部嘉獎和"中國新聞獎";曾任全國播音學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榮獲中華文化促進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頒發的“徳藝雙馨”獎,“中國有聲”70年70人.杰出演播藝術家。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
作者:琴簫劍氣 朗誦:黎江
面對電腦,想著要寫點什么時,才發現腦子里已是一片空白,時光的流水沖走了太多的東西。當我們已不再習慣于用筆和紙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不再習慣于敞開心扉的與人交流,不再習慣于欣賞林立高樓旁偶露的花束……我們習慣了什么?停下腳步,梳理一下思緒,才發現,原來,我們學會了淡忘這樣一種生存方式,在信息爆滿的都市里,我們淡忘著,淡忘的還有那些心底里最透明的東西。
在時間的長河里,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永恒的。在我們的生活里曾經激起漣漪的一切,現在回想,似乎已是一個久遠了的夢:一個巨星的隕落、一場改變一個國家的戰爭,都已在意識里變得那么模糊,甚至直接威脅著我們生命的病毒,在昨天它仍然讓人如此恐懼,但在今天已不在讓人揪心。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鳥已飛過……這些,也曾在我們心中留下過一絲淡淡的痕跡嗎?
一位遲暮之年的老太太,常常在落日余輝里用小搖車推著活潑可愛的孫兒散步。那是一片寧靜的綠地,夕陽淡淡的照射在這里,使一切都顯出一種朦朧的美,每天茶余飯后都會有成群的人在此休閑踱步。老人幾乎每天都在黃昏的時候,帶著孫兒在這里溜達,盡情享受生命的快樂,老人的臉上總是洋溢著慈愛的笑容,偶爾與相識的人點頭打著招呼。這是個幸福的懂得生活的人,每次見到那溫情的笑容,我總這樣想。然而有一天我經過她旁邊,忽然見她坐在一片草地上望著夕陽發呆,眼角居然慢慢滑下一串淚水,那淚水在夕陽的映射下,有著一圈淡淡的光暈。“奶奶奶奶,我們都來了。”
幾個稚嫩的聲音傳來,抬頭見3個小孩子蹦蹦跳跳的朝她撲過來,后面跟著幾對年輕的夫婦。老人行動極其迅速的抹掉眼角的淚水,臉上恢復了往日的笑容,慈愛地擁著向他跑來的孩子,那幾對年輕的夫妻也過來擁著他,:媽,回去吧,今天可是您生日,咱們都來給您祝壽來了。其中一個年紀稍小點的女孩過來挽著老人的胳膊,悄悄問:“媽,又想爸了?”老人眼里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憂郁,但一閃即逝。然后輕輕笑道:“你這孩子,取笑老媽,呵呵。”老人在兒孫們的簇擁下往回走著,一路引來人們羨慕的眼光,然而,在我眼前,卻是那張流淚的臉龐。
很多的時候,我們把自己燦爛的微笑留給了別人,但是人們永遠不會知道,這幸福的笑容后面藏著怎樣的孤獨與憂傷。在靜無旁人或一個特定的空間里,這種孤獨與憂傷會自然的流露,一如這個有著暖暖余暉的午后,一個幸福的老人滿臉淚花地凝視著遠方。感謝獨處,他讓我們在紛擾的表層下,還原了真實的自己。并在平靜的審視自己的同時,感念那些逝去的情懷。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在繁華的都市里,上班、下班、坐車、吃飯、睡覺、再上班……,周而復始,我們曾經滿腹豪情而又無比落寞的生存在別人的城市,在光鮮燦爛的生命外殼里,依然充滿著太多的無奈與痛楚,盡管我們的內心充滿著或輝煌或平淡的渴望。
很多的時候,我們把自己燦爛的微笑留給了別人,但是人們永遠不會知道,這幸福的笑容后面藏著怎樣的孤獨與憂傷。在靜無旁人或一個特定的空間里,這種孤獨與憂傷會自然的流露,一如這個有著暖暖余暉的午后,一個幸福的老人滿臉淚花地凝視著遠方。感謝獨處,他讓我們在紛擾的表層下,還原了真實的自己。并在平靜的審視自己的同時,感念那些逝去的情懷。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在繁華的都市里,上班、下班、坐車、吃飯、睡覺、再上班……,周而復始,我們曾經滿腹豪情而又無比落寞的生存在別人的城市,在光鮮燦爛的生命外殼里,依然充滿著太多的無奈與痛楚,盡管我們的內心充滿著或輝煌或平淡的渴望。
朗誦稿件小影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到這里,如果大家還有想看的,可以隨時在中公影人播音主持培訓欄目瀏覽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