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朗誦技巧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播音藝考攻略 > 朗誦技巧

朗誦稿件的內在語體現在哪?怎么練習?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5-25

  朗誦中的“弦外之音”,就是我們說的“內在語”,在戲劇表演藝術中,也叫“潛臺詞”、“潛語”。內在語的作用概括起來有兩大方面:揭示語句本質和語言鏈條。那么,內在語體現在哪呢?

內在語

  其一,語句鏈條的承接。

  語句鏈條的承接是指,一個句子內部或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的開頭和結尾的位置,用內在語的接應、解釋和轉折的作用,造成一個意群或幾個意群一氣呵成、渾然一體的整體效果和感覺。語句鏈條的承接主要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發語作用;第二種情況是轉換作用;第三種情況是回味作用。

  其二,語句本質的差異。

  語句本質的差異,是指利用內在語揭示、感通的作用,把句子、句群、段落、層次的內在的含義明確恰當、細致深刻地表達出來。在一般的情況下,語言和內在的含義是一致的。但有時語言和內在的含義是不一致的,語言表面上是“這個”意思,但深挖一下,發現實際上它是“那個”意思,而且兩個意思還不一樣,甚至是相反的。

  有聲語言的創作是否正確恰當,被內在語制約著,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轉化成聲音就大功告成了。在播音主持中,如果把內在的意思給播反了,立場、態度和觀點都變了,容易造成惡劣的影響。把語句的意思播反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在語錯了。當然也有表達方法不得當的原因。

  注意:

  內在語的挖掘和把握要靠邏輯的思考和感受,這和平時準備稿件時的歷練,理論、文學修養,積累的社會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如果平時懶惰粗心,沒有自覺積累和錘煉,那么,在把握內在語時會感到力不從心。

  有時我們發覺有些播音表達技巧純熟的播音員、主持人并不能明晰到位地運用內在語使稿件富于穿透力和感染力,原因大概就在于理性的思考欠缺。

  訓練:由于用詞不當,不會說話,使內在語與說話者的本意完成相反。準確把握陳大夫這急劇惡化的內在語,并用恰當的語氣表現出來,達到那種讓人聽了就想走的效果。

  有位大夫姓陳,醫術很好,就是不會說話。

  陳大夫六十歲生日那天,在臨街的一家飯鋪里舉行宴會為自己慶祝生日,他請了好幾十位朋友。可臨到宴會開始時,客人只來了一小部分。陳大夫急得一個勁兒地搓手:“唉,應該來的還沒來。”

  客人們一聽,多心了。他們以為主人說自己是“不應該來的”,很難為情,于是走了二十多人。

  陳大夫一看,急得搓手頓腳,說:“不該走的又走了。”剩下的十位客人以為自己是“應該走的”,于是又走了幾個。

  只剩下一位最好的朋友。他對陳大夫說:“你說話太不注意了,把這么多客人都氣走了。”陳大夫似笑非笑地說:“那些話我不是沖他們說的啊!”

  這位朋友一聽心想:不是沖他們說的,那一定是沖我說的。于是這最后一位客人也走了。

  內在語體現在語句的承接和語句本質的差異,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多練習,播音主持培訓的同學加油!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