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05-09
山水田園詩是詩歌中與眾不同的一種類型,隨著時代的更換,山水田園詩也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在眾多詩詞中放大光彩,很多詩詞成為朗誦的對象,那么,山水田園詩朗誦的特點是什么?
一、山水田園詩的特點
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山水田園詩的存在算得上獨樹一幟。中國山水詩的出現,不僅使山水詩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同時為中國古典詩歌開創了一種新的文學題材。中國山水詩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與《楚辭》的年代,只是在當時,山水景物往往只是作為生活中的一種陪襯之景與比興之法,而并非作為一種正式的文學題材。
田園詩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中國山水田園詩淵源流長,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二、《歸田園居》山水田園詩鑒賞
《歸田園居》寫的是詩人的勞動生活情況和隱居田園的決心。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兩句寫詩人歸田園后在南山的山腳下種了一片豆子,那地很慌,草長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實自如,如敘家常,就像一個老農在和你說他種的那塊豆子的情況,讓人覺得淳樸自然,而又親切。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為了不使豆田荒蕪,到秋后有所收成,詩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來了才扛著鋤頭回家。雖說比做管要辛苦得多,可這是詩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樂趣。從“帶月荷鋤歸”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來,他非但沒有抱怨種田之,反而樂在其中。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狹窄的小路被齊腰深的蒿草封蓋著,晚上掛的露水打濕了詩人的衣裳,但衣服濕了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初衷就足夠了。這里的“愿”蘊含了詩人棄官歸田以潔身自好的愿望,從另一個側面看,也更能突出當時社會官場的腐敗與黑暗。
以上就是山水田園詩朗誦的特點是什么?的內容介紹,如果還想看更多內容,可以到播音主持網查看!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