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劇本等并列" />

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朗誦技巧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播音藝考攻略 > 朗誦技巧

哲理性散文朗誦技巧分享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03-08

散文朗誦是播音藝考中常見的類型,散文內容廣泛,結構比較自由,是指定稿件和自備稿件朗讀的一部分,那么,哲理性散文朗誦你知道嗎?
哲理性散文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劇本等并列的文學樣式,是在題材、內容上極為廣闊,在表現形式、表現手法上極為自由的一種文學體裁。它的特點是“散而不亂”,“散而有致”,“形散神聚”,是文學中的“醉拳”。所謂“形散”,是指材料可以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結構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所謂“神聚”,是指立意深遠,主題集中。

二、哲理性散文的特點
哲理性散文與一般議論文的表達方式不同。議論文:要有論點、論據、嚴密的推理過程;哲理散文: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一點領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人生過程中的瞬間表現,它不是靠“三論”(論點、論據、論證),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的點撥。

三、抒情與哲理的關系
抒情重在感情;哲理重在理智。二者均屬于主觀感受的抒發。一情一理,交匯聚融洽,才能寫出優秀的散文作品來。

四、散文朗誦技巧
1、語言靈活,樸實自然
 
散文,有側重敘事的,有側重抒情的,有側重說理的,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多種手法都會碰到,朗讀時要靈活多變,豐富多彩。敘述。清楚明白,通暢自然;描寫,具體逼真,形象生動;議論有感而發,中肯精當;抒情,真摯飽滿,含蓄動人。散文朗讀一定要樸實自然,給人以貼近感、親切感,千萬不可裝腔作勢,拿腔拿調。
 
2、探求意境,理解內涵
 
散文往往充滿詩情畫意。好的散文就像詩一樣具有深邃的意境。作家總是在描繪客觀物境之中融人自己的主觀情感,從而構成一種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藝術境界。在朗誦中探求散文的意境之美,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內蘊,而且可以陶冶朗誦者自身的心靈。散文中的意境,是飽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畫面,蘊涵著動人的生活激情、精辟的生活哲理、深刻的藝術美感。寫山川景物的散文創造意境往往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依情出理、托物言志的方式;寫風土人情的散文創造意境往往采用情不直抒、理不直陳、寓情于事、因事明理的方式。
 
3、抒發感情、營造畫面
 
作者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直接抒發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創作的基礎,也往往成為貫穿作品的或顯露、或隱藏的脈絡。閱讀散文時,扣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披文人情、析情,就能深入理解作品,并且提高閱讀文章的能力。《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作者朱自清參加過“五四”運動,是新文學運動的一個主要人物,但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后的白色恐怖中,他不滿當時的黑暗社會現實,卻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超脫。這種復雜矛盾、苦悶彷徨的思想感情,既是創作《荷塘月色》的思想基礎,又成為貫穿全篇的脈絡。他在文中刻意描寫景物,創造意境,正是為了寄寓這種感情,表達這種心境。《荷塘月色》正是借抒發這種感情,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黑暗社會現實,反映了當時一部分要求進步而尚未找到出路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的情緒和前進步履的艱難。

以上就是哲理性散文朗讀技巧分享,哲理性散文具有理性思維,所以朗誦之前要認真閱讀一遍,理解散文表達的中心思想,相信各位小伙伴都可以輕松掌握哲理性散文朗誦技巧!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