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2-03-26
即興評述考察播音藝考生的各種綜合能力,開頭和結尾一定要做好準備,下面小影給大家總結了四點即興評述中容易失分的幾個問題!
1、離題萬里
抽到材料后,首先要看清看懂材料,抓住材料表達的主要意思,不要以偏概全。比如一個材料的標題是:“我國七大水系均造污染,四分之一連農田灌溉都不行”。結果在同一考場居然有兩個考生都把題目理解成“我國有四分之一的農田連灌溉都不行。”試想一下,我國是人口大國,如果農田有四分之一不能灌溉了,那后果是多么可怕啊!還是這道題,有的考生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談農業對我國的重要性,而這道題的重點在標題的前面:“七大水系造污染”,后面舉農業的例子只是用來說明水污染的程度有多么嚴重。估計是考生由于緊張,只匆匆瀏覽了材料,沒有弄清什么意思就開始構思了。
2、模式化、標簽化
大多學生參加過輔導,但不要將事先準備充足的內容往上套,否則常常偏離題目中心,一旦跑題,就會得最低檔的分數,即使語言流暢、引經據典最多也只能得次低檔的分數。如有一個材料的標題是“殘疾人演出:精彩節目摻雜音”,講的是在殘疾人演出的晚會上,有的觀眾或者中途離開,或者大聲打電話,或者交頭接耳。一位考生大談特談殘疾人自強不息、身殘志不殘,克服重重困難才排練出精彩的節目,只在最后一句話提到了我們應該尊重他們。僅從標題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到道題的目的是讓考生批評些不講社會公德,不尊重殘疾人勞動成果的觀眾。這位考生可能參加過考前輔導,準備過有關殘疾人自強的內容,一看題目與殘疾人有關就往上套,反而偏離了材料中心。又如一道材料的標題為“黃金周天安門日產垃圾19噸”,一位考生卻說成“黃金周天安門日產垃圾19萬噸”,不能不說是粗心大意。還有一位考生抽到的是一則白芳禮老人用畢生積蓄資助失學兒童的報道,報道中明明寫著“他含辛茹苦地圓了許多孩子求學夢。。。。。。”,可這位考生從頭至尾都在說“白芳禮老奶奶。。。。。。”,估計是因為太緊張,囫圇吞棗看了一遍,結果鬧了笑話。
3、泛泛而談、空洞無物、語言干巴
我們讀書看報,不喜歡會議報道;看電視聽廣播,不喜歡領導講話,因為這些語言往往是籠統的、空泛的,口號性的,令人感覺如同嚼蠟,索然無味。而很多考生一談到社會公德就是這幾句:“有句歌詞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獻出一分愛心“。。。。。。一談到公益活動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比如有位考生抽到的材料標題是:”公交車上的讓座風波“,講的是一位有座位的小伙子因不肯給老奶奶讓座而和售票員發生爭執的事。主題很鮮明,就是談社會公德。實際上越是簡單的題目越是不好說。這位考生圍繞公交讓座展開論述,說了幾句就沒詞兒了,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應該講道德“。其實,社會公德有很多方面,公交讓座只是其中一個很微小的方面。比如我們從小就學過的”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都是道德層面的建設,如果能結合每年9月20日的”公民道德宣傳日“,談到文明禮儀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一種行為規則,人際關系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礎,那么就能使你的評述更有深度和力度。給出的材料只是個引子,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就像一根毛線頭交給你,怎么編織就看你的功夫了。不要局限于材料就事論事,要有擴展和縱深挖掘的能力。
4、沒有自己的話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三億兒童無歌唱》,在面試中,暴露出一個突出的問題是“高中生沒有自己的話說”,尤其明顯地表現在自我介紹部分。比如介紹自己的特點時通常這樣說:“我是個愛哭愛笑的女孩”、“我是個內外兼修的女孩”、“我性格開朗活潑”、“我喜愛讀書、聽音樂”、“我喜歡運動”。。。。。。但究竟如何內外兼修,看什么書,聽什么音樂,為什么喜歡卻只字不提,每一位考生的自我介紹都是千人一面,大同小異,套用在任何一位考生身上都可以使用,不能給評委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自我介紹就是說出你自己的特點,范圍很廣泛,你的興趣愛好、家人同學、未來理想、人生格言、獲過哪些獎勵等等,都可以作為介紹自己的切入口。所謂特點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你自己獨有的,而其他人所不具備的,讓人聽后能耳目一新,能盡快地認識你了解你。比如介紹自己的夢想時通常這樣說:“從小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優秀的電視節目編導”、“我熱愛導演這個行業”、“我愛看電影,愛拿起攝
中影人播音主持藝考培訓學院會在課堂上教大家如何進行即興評述,如果大家想學的話可以點擊文章下方留言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