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即興評述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播音藝考攻略 > 即興評述

2018藝考即興評述預測題目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12-24

2018藝考即興評述預測題目

時事熱點類

1. 教科書出現致命錯誤,究竟致誰的命

2. 撞車后留字條,留住的是誠信?

3. 00后CEO躥紅,是誰助推了網絡時代的“神童”

4. 輟學背后的義務教育問題是否該警惕

5. 如何保障校園小額信用貸款安全

6. 地鐵男子吐疼,房產跟素質有關?

7. 掌摑學生,凸顯怎樣的教育短版

8. 無人超市盛行,技術時代到底什么樣的人該淘汰

9. 聚焦廈門金磚會晤,發現社會“政”能量

10. 五星酒店不換床單,換的是什么

11. 月入3萬的燒餅店,你是否看到背后3萬的艱辛

12. 知識付費產品的來襲是否喚醒了新的讀書時代

13. 大學新生報到,開學季秒變“燒錢季”

14. 新生兒被取名“王者榮耀,父母到底多無耐

15. 網絡直播飆車,旁觀是否有底線

16. 二孩時代與外公外婆漸行行漸近遠的晚年幸福生活

17. 共享單車資源過剩,可持續發展狀況堪憂

18. 遛狗不栓繩遭打,不安全的是主人還是路人

19. 人工智能時代,老年人的生活不智能

20. 酒駕代駕,代駕就真的“安全”?

21. 職校開辦小龍蝦專業,吃著吃著就畢業

22. 外賣=塑料=垃圾污染?這個鍋外賣不背

23. 校外租房不能認定貧困生,精準扶貧你有何招

24. 舉報學補課被勸退,孩子的“思想”何錯之有

25. 外賣小哥頻發交通事故,搶單背后又有何辛酸

26. 大學刷臉簽到,防逃課為何依舊是重點

27. 飛機上允許玩手機,安全全掛誠信

28. 中秋月餅大戰,吃在嘴里什么最重要

29. 孩子的家庭作業為何變家長作

30. 海底撈危機公關,食品安全才是民生底線

31. 電影中途放廣告,不看也得看

32. 大學生沉溺游戲,進校不易畢業也難

33. 十歲女童入學大專,成長不該添加“速成劑”

34. 空巢老人不空巢,養老問題遠比想象中更復雜

35. 微信QQ電子化作業,是否挑戰常規教學

36. 混吃混喝獎?員工不是奴才!

37. 為救病患強剪衣,不體諒哪來和諧醫患關系

38. 外籍保姆內地淘金,優秀也許是假象

新聞話題評述應注意:

1.理清楚新聞事件,知道事件的大致過程和走向,自己內心首先是清楚的,評述之前可以用幾句話把材料新聞概括一遍,一是加深自己理解,二是為接下來的評論做鋪墊和過渡。

2.對新聞事件要有自己的態度,看法,主張。

3.不要一看到材料就想創新,創新的觀點不一定有合理的論據支撐,要始終做到有理有據。

即興評述題目

常規類

1. 如何看待反腐倡廉

2. 如何看待文明旅游

3. 如問看待網紅檢

4. 如何看待家長陪讀

5. 如何看待黃牛黨

6. 如何看待中學生早戀現象

7. 如何看待啃老族

8. 談談你對網絡直播的看法。

9. 獨木不成林,單弦不成音。針對此話請進行評述

10. 有人拿一麻袋錢買書,書讀完了卻買不了一個麻袋

11. 談談燃放煙爆竹從禁止到限

12. 談談你對“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通”的理解

13. 我聽得見聲音,和啞巴相比,我能說話;和癱瘓的人相比,我能行走。請以此進行即興評述

14. 評述“底線是鬧鐘,叫醒那些睡過的人”

15. 你怎么看待母親節朋友圈敬孝

16. 怎么看待中國旅客亂涂亂畫?

17. 說一說你的偶像

18. 你怎么看待主持人現場失誤?

19. 談談你對滴水穿石的啟示

20. 你認為播音專業最需要具備什么素質?

21. 談談你對小幸運的理解

22. 我的興趣愛好是什么?

23. 談談你印象中的好父母

24. 如問看待父母給孩子物質上的獎勵

25. 你怎么看待餐桌禮儀

26. 教師節如何表達對老師感謝和敬意?

27. 談談你對親情友情理解

28. 你認為高中生有必要上大學嗎?

29. 如何看待逆境、順境

30. 你以后想做什么?

31. 你最喜歡的一本書

32. 你最愛的人

33. 北京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去圓明園遺址舉力成人禮

34. 如何看待45天速成雞內

35. 你怎么看待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36. 大仲馬有一句話:人生入口處總有兩根柱子,一根是善良之柱,一根是罪惡之柱。請加以評述!

常規類話題應注意:

1.觀點明確,有自己的立場。

2.內容充實緊湊,無垃圾語言。

3.遇到熟悉的話題舉例說明時,需要精選素材,所舉示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

4.追求觀點創新的同時一定不能偏離正確向上的三觀。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