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07-02
雖然每位播音員的現場狀態不同,但對他們的語言功力和語言表現的要求是相同的。下面就來講一下: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表達的共性
一、清晰曉暢。
我們知道,廣播節目的內容主要是通過音響進行傳播的,其中大部分靠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傳達,因此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從聲音、內容兩方面都要讓人聽清楚。
換言之,是播音員、主持人在傳達節目內容的同時還在幫助聽眾在極短的時間內正確理解,讓聽眾便捷地獲取各個層面的信息。漢語的特點是不同的表達方式導致語意的多義性,容易造成歧義,加之聲音傳播的特點是稍縱即逝,語言鏈條上的某些內容稍有模糊就會使聽眾心存疑惑,影響他們的收聽心理,衰減節目柴璠著,播音語言表達技巧,的傳播效果。
有人說,電視節目與廣播不同,電視的畫面和字幕可以彌補聲音傳播的劣勢,觀眾把握節目內容的渠道多了兩種,對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的要求可以放寬了吧?其實不然,美國研究大眾傳播的學者做過這樣的實驗,把電視的聲音關掉,讓被實驗者只看新聞的畫面,然后講述電視新聞的內容,結果是沒有一條新聞的大概意思可以被準確地復述出來。可見聲音在電視節目的傳播中還是舉足輕重的。
談到字幕,字幕的確可以使電視節目由被聽、被看變為被閱讀,但不是所有的節目都有充分的制作時間允許上字幕,一些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為了搶時效性就可能等不及上字幕。況且在我國的電視觀眾中還存在一定數量的文盲和半文盲,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看不懂的?容全靠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傳達。因此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表達首先要做到意思清晰,明了流暢,在最大限度內減少受眾接受上的障礙
以上就是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表達的共性,播音員的共性之一就是清晰曉暢,也是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