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全國24小時咨詢熱線:

400-860-2997

表達技巧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播音藝考攻略 > 表達技巧

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外部表達技巧—重音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12-11

 有聲語言傳達著自身的魅力,停連、重音、語氣、節奏是語言表達的外部技巧,情景再現、對象感、內在語構成了其內部技巧,本文將論述有聲語言的外部表達技巧之——重音,并著重分析重音的分類、重音的強調方法,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只有掌握了語言表達技巧,才能更好得傳情達意。

語言表達技巧

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院特聘教授張慧老師在講課

一、重音的內涵

重音是什么?很多人從字面意思上將重音理解為在有聲語言中加重聲音處理,這是非常片面和錯誤的。中國播音學泰斗張頌教授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一篇稿件,是由許多表達獨立意思蘊含一定感情的語句組成的,語句中的詞或詞組并不處于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有的重要些,有的次要些。對那些重要的、主要的詞或詞組,播音時,要著重強調一下。一邊突出地、明晰地表達出具體的語言目的和具體的思想感情。我們著重強調的詞或詞組,就是重音。

根據張頌教授給重音下的定義,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我們得知:重音存在的單位是語句,一句話中語句意思體現最為清楚的詞和詞語就是這句話的重音,語句目的不同,重音的強調也就不同;重音不同于詞的輕重格式;重音不等于重讀。

二、重音的分類

按照重音在語句中的位置可以把重音歸結成十種類型:

1.并列性重音。在段落、語句中,有并列關系的詞或短語,這些詞在段落中通常是地位平等地呈現。在有聲語言表達中我們需要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并列關系。從而確定這次詞是并列性重音。

例:一個夏天,太陽暖暖地照著,海在很遠的地方奔騰怒吼,綠葉在樹枝上颯颯地響。

在這句話中,有兩組并列性重音,第一組是:“太陽、海、綠葉”,第二組是:“照著、奔騰怒吼、颯颯地響”。經過對整篇文章的分析可以清楚得知道這句話是環境描寫,也是故事發生的起始。那么經比較第二組詞語必然是主要重音,一經突出就把“太陽、海、綠葉”限定在“夏天”獨有的景象當中。播讀中,在第一組并列性重音的地方用并列性停連的方法停頓,在第二組并列性重音的地方用符合上下文環境的語氣加起強調突出,整句話的意味便展現出來了。

2.對比性重音。在對照式結構明顯的句子中,通過對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事物的比較、對照,使事物的特征表現得更突出,形象更鮮明,這時需要對比性重音。

例:駱駝很高,羊很矮。駱駝說:“長得高多好啊!”羊說:“不對,長得矮才好呢”。

這句話中有兩個對比性重音:高、矮,說的是兩種動物對于自身特點的自滿和吹噓。高、矮本身就是一組相反的字,用在句子中就是一種對比的作用。而在此句中,出現了兩次高、矮的對比,經過分析,“駱駝高、羊很矮”這句話只是敘述,其中的“高、矮”并不需要強調,關鍵是駱駝和羊說的話中“高、矮”才是重中之重。同時在這句話中“駱駝”和“羊”是屬于并列性重音。

3.呼應性重音。揭示上下文呼應關系,使文章層次清楚,結構完整。有一呼一應和多呼多應,又分為問答式呼應和分合式呼應。

1)問答式呼應性重音

例:他還有一個美名,叫什么呢,叫“老抱子”。

他可能有許多美名,但是這句話要突出的是“還有一個名字叫老抱子”,所以,“還”是呼,“老抱子”是應。

2)分合式呼應性重音

例:他當過演員,在大學里教過書,還干了幾天電工。

這句話中“他”是呼,后面的“演員、教書、電工”是應,而且“他”是領起部分,后面分別說明了他干過的職業。當然這些職業屬于并列的成分。從停連的角度來說也屬于分合性停連,在“他”處停,同時強調呼應性重音。

4.遞進性重音。

1)連續性重音

例:竹籬的那邊是兩家很精巧的華美的洋房。籬畔的落葉樹和長青樹,都悠然自得地顯出入畫的青姿。平坦的淡黃的草園,修飾得淺黑的園徑,就好像一副很貴重的獸毯一樣敷陳在洋房的下面。

郭沫若的《亭子中間》的這一小段,是空間場景的描寫,根據空間的變化,就有了連續性重音的出現。“竹籬、洋房、落葉樹、長青樹、草園、園徑”這些重音的突出讓一副立體畫展現在了聽眾面前。

2)聯珠性重音

例: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這種連珠句式的重音落在遞進的詞上,第二次出現的詞不能稱其為重音。

5.轉折性重音。轉折性重音經常出現在轉折復句中,通過相反方向的變化來揭示句子的精神實質。

例:我們都以為她會和從前一樣,誰知這一回,她撅起嘴來生氣了。

雖然句中沒有出現轉換性的關聯詞,但是很明顯“誰知”之后的轉折是作者的語言目的,所以“這一回”要強調。

6.肯定性重音。這里的“肯定”是作出明確判斷的意思。有聲語言不能單純得看一些“是、不是”的肯定性詞語而是要看整句話的語句目的。一種是要肯定“是什么”,一種是要肯定“是”還是“不是”。

例(1):不要開槍,大伯,是我。

例(2):原來他喜歡的不是你。

這兩個例子中,例(1)中的重音“我”回答了“是什么”的問題,例(2)中的重音“不是”回答了“是或不是”的問題。

7.強調性重音。“就是把句子中表達感情色彩的詞或詞組加以強調,以突出某種感情。”[2]但是感情色彩的濃淡程度不同,強調時所運用的重音方法、語氣的方式就不同。

例:美聯社報道,75000名反對墮胎者23日舉行示威游行,抗議克林頓總統決定取消政府對墮胎的限制。

在這則新聞當中,“75000、反對、決定取消”是重音,“反對”是著重強調的展現的是示威者的內心情感,而“決定取消”運用不同的重音方式加以強調,“75000”是數字,不是新聞中的所有數字都得強調,關鍵是看數字是否重要,數字重音的處理方式也不是把數字“咬”得非常清楚。此新聞中,“75000”是強調人數之多,播報時放大語氣即可。

8.比喻性重音。有聲語言表達中把比喻性的詞語作為重音加以強調。但并不是所有的比喻詞都是重音,要看它是否是重點。

例:在鉛灰色的天穹下,在迷漫的雪霧中,辣椒就像一把燃燒的火炬,照耀著前程。

把一位戰士在極寒中舍不得吃的“紅辣椒”比作“燃燒的火炬”,展現的是軍長沉痛的心情轉化為無窮的力量,預示革命的未來是無限光明的。

9.擬聲性重音。擬聲性重音一般是象聲詞,但不是所有的象聲詞都是重音,要看它是否體現語句目的。表達時不必惟妙惟肖,重在傳神。

例(1):夜深人靜,我在荒地里走著,突然一只野鳥“撲棱”一聲從雜草里飛了出來,嚇得我直冒冷汗。

例(2):雨嘩啦啦得下著,她搓著雙手焦急地望著窗外。

例(1)中的“撲棱”要強調出來,表達當時野外的靜默和“我”的內心的極度恐懼。例(2)中的“嘩啦啦”不能作為重音,重音應在“焦急”二字上,展現“她”的心情。

10.反義性重音。有“正話反說”和“反話正說”,要看表達的態度是贊成還是反對,強調反義性重音時要借助語氣的配合,不能一帶而過,也不能在字面上過分著力。

例:哎,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這篇文章中,用人物內心和行動的刻畫展現了深沉、含蓄的父愛。這句話中的重音是“聰明”,當然不是說要把“聰明”播讀成“愚蠢”的意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展現出作者的懺悔和愧疚之情即可。以上列舉了十種重音的類型,這十種重音不是互相隔離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三、重音的表達方法

既然重音不同于詞的輕重格式,也不是重讀,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掌握重音的強調方法。重音與外部技巧的融合運用是建立在內部技巧融會貫通的基礎上的。所以重音更多的是與語氣、節奏等相輔相成。

1.高低強弱法。用聲音高低、強弱的轉換和變化來強調重音。例:一所由山東煙臺市福山區塔寺莊村民籌資興辦的鄉鎮成人大學,明年將面對社會招生。

這個新聞導語中,我們可以用音高的變化強調“村民”,突出村民是因為這所大學不是政府籌辦而是村民集資興辦的,之后的“大學”和“社會”則用加重的方法強調,顯示新聞的主要信息。

2.快慢停連法。這是一種用聲音的長短、急緩、停連等變化來強調重音的方法。例:十年啊,十年的流離失所,十年的臥薪嘗膽,我鐘雪兒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走西口》這個朗誦稿件中,鐘雪兒的這句話有著情感的豐富變化。第一個“十”聲音加重并較緩的說出來,展現“鐘雪兒”內心的感嘆和悲憤。之后的“十年的流離失所,十年的臥薪嘗膽”用較快的語速連接起來,在“終于”前停頓,較慢得說出“終于等到了這一天”。聲音的緊連和緩、促變化再加上貼切的語氣,使鐘雪兒這個人物的內心復雜的情感變化很好得得以詮釋。

3.虛實轉換法。通過聲音的虛實變化來強調重音。例: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這句話摘自史鐵生先生的《秋天的懷念》,作者用細膩的感情寫出了母愛的偉大。整篇文章的基調是低沉的、沉重的。在播讀時要注意運用虛實聲的變化,尤其是這句中的象聲詞“唰唰啦啦”,如果用虛聲甚至是嘆息聲來展現會更好得展現出作者內心的情感。重音的強調方法是相互交融的,也必須和停連、語氣等相互配合。因此,播音員在進行播音創作的過程中,要使有聲語言表達的內、外部技巧有機得融合在一起,才能傳達出正確的“意味”。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