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8-12-21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于12月19日晚為青馬學院全體學員、各學院獲得2017-2018年度“校級優秀班集體”的班級代表以及全體學生兼職輔導員講授了題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思想政治理論公開課,在寒冷的北京冬天為同學們送去了思想的火炬。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部、校團委聯合舉辦了此次活動。
陳書記以設問“四十年改革發展的歷程留給我們什么思考?”為開篇,并引用大量的數據分析,立刻把同學們帶入了歷史與現實交匯呈現的場景,引發在場同學們的深入思考,增添了整個課程的吸引力。陳書記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他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總結,對于親身經歷過的那一代人來說,具有切膚之感。陳書記強調,“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自敗、不打自垮。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以此鼓勵在場的青年們堅定信仰,在奮斗與自信中實現青春的價值。陳書記通過經濟、教育、軍事等方面橫向、縱向對比突出改革開放為中國發展創造的巨大動能和深刻的意義,深切的告訴同學們:一個偉大的領袖和引領社會前行的政黨至關重要;一個國家的快速發展取決于它走符合國情和選擇的制度保障;堅定我們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制度自信。這三個啟示得到了在場老師同學們的高度認同。
在課程的第二部分,陳書記以“當下縱橫捭闔的國際政治斗爭意味著什么?”為題,重點分析當前的國際局勢和大國關系,深入分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歷史背景和深層問題,告訴同學們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為同學們了解中國,了解復雜的國際政治,理解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維護國家穩定謀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陳書記還用生活中到處都是中國制造的生活趣事引發大家思考,以小見大地體現出中國制造能力提高的同時,在高科技領域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的各種對比,使得整堂課程充滿了代入感和參與感,也激勵了同學們在大學生活中勤奮學習的決心和信心。
生逢其時的一代該如何面對屬于你們的時代?在最后一個部分,陳書記指出,社會發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每一代人都必須承擔屬于自己的時代責任,現代化中國夢的最終實現將在這一代青年身上完成,作為這個時代弄潮兒,必須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學生時代學好本領,做好充分準備,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鏗鏘有力的話語感染了也鼓舞了在場的每一位青年。“希望參與這樣的公開課能夠再多一些,能讓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青馬學院二期學員高遠這樣說。2016廣播電視藝術學(錄音藝術碩士)班何夢凡同學表示“陳書記為我們新一代青年鼓氣加油,我們將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努力向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做出杰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學習,成為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傳媒人!”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劉首兵認為“陳書記的報告深入淺出接地氣,提升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迎接新挑戰的信心”。馬克思主義學院長劉東建對本次課進行了簡要的總結,希望大家學習好、領會好、傳播好陳書記的報告精神,學深、悟透并進一步落實到學校爭創“雙一流”的實踐中。
本次理論公開課持續兩個小時,是中國傳媒大學落實“領導干部上講臺”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傳媒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市級思政課暨北京市教工委形勢與政策教學改革示范點建設的重要內容,本學期先后有王炳林、劉迎秋、何虎生、金燦榮、段鵬、黃嘉樹等校內外專家走上講臺,為同學們獻上了思想的盛宴。陳文申書記本次講座也是本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的收官之作。理論公開課不僅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探索,也讓老師同學們有了更深的感悟,堅持做到心中有責,腳下有路,眼中有光,以堅定的決心和信心承擔起社會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